近期,《中国集邮报》刊登了关于给“邮票目录”瘦身的文章后,引起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关注与热议。笔者结合个人常用“目录”的切身体会,想给人民邮电出版社出个“金点子”,可以使出版社既赚钱,又能满足集邮者对“目录”的实用性。
由于经常阅读邮报(刊)或写邮文,需要查找“邮票目录”中的技术资料,有时还要给邮文配图,需要用“目录”扫描,这样厚重的目录翻来覆去用久后,就散架掉页了。手头的(2007、2009、2011)已用坏三本。看到给“目录”瘦身的文章后,我放弃了购买新版(2013)目录的念头。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邮票目录”作为集邮爱好者常用的一本工具书,该怎么出,要倾听邮人的建议。只有邮人喜欢的,才会给出版社带来经济效益,笔者建议有三。
一、每年出一本“目录”最为适宜。“目录”可容纳中国邮政当年发行的所有邮品,包括:编年J、T邮票、小型张、小本票、普通邮票、贺年专用邮票、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及JP、JF、普资封、片、自动化邮票等。同时,还要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所发行的邮票(品)。
二、每年出版的“目录”,要按照邮票的原图规格进行设计、制作。这样,既可以克服以往邮票图案与原图不符的缺陷,又可以避免邮票在扫描后失真的问题。原图、原色可以成为“邮票目录”新的一大亮点,定会受邮人喜欢。
三、每年出一本“目录”,形成系列,既经济,又实用,便于收藏。一年一册,集邮爱好者都能买得起,用得上。出版社可以通过扩大发行量,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收益。
以上三点,是个人在用“目录”后的感悟,望人民邮电出版社能够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顺从民愿。一定要以广大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为前提,不要再使“邮票目录”越来越臃肿,越来越不实用,越来越不受集邮爱好者待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