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集邮家黎泽重不久前写了篇《读书吧,邮友们》的文章,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刘佳维也写了《读出来的感悟与交流》一文,再次引发我们对集邮与读书的深思。
读着印度作者的文章《不阅读的中国人》、《为何著名“多”名著“少”》,刘佳维“不仅受到触动,而且是心动,甚至是疼痛、刺痛”。“集邮与读书有关联。快奔花甲之年的我,对当年父辈催促读书的重要也不过是近二十年才有所感悟。读书是一生幸福的事情,因为有书才有文明的传承。人爱读书品自高。相信集邮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
《读书吧,邮友们》则向我们播放了这样一组镜头与数字:在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和机场上,中国人或在玩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大声谈笑或购物;德国人大多都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韩国7本、日本40本、俄罗斯55本,以色列64本,匈牙利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一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虽有失偏颇,却一语道破了读书的重要性。而当下,读书似乎被人淡漠、忘却。但读书的作用,却是任何国家与社会、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正如黎泽重先生在其创办的第29期《集邮快讯》里引用一位学者的论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集邮与读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他们相伴相生。集邮似读百科全书。集邮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许多还是著书立说的人,是学者泰斗、一方大家。有多少集邮家、有多少邮人,集邮、读书、爱书、藏书、著书、办刊,用集邮福祉自我、播撒友谊与健康,成为推动精神文化的旗帜。97岁高龄的郭润康,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给邮人写信,出版了多部集邮著作,说到健康,郭老坦言:“都是沾了集邮的光!”87岁高龄的黎泽重,每天读书写作超过十几小时。《甲子邮刊》坚持每月编辑出版一期,今年5月23日长沙第16届全国邮展至今,他坚持每天编辑一期《集邮快讯》,用集邮的形式向邮人传播时政要闻和社会热点。去年11月,笔者凌晨1点14分还收到他从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韶山活动现场发来的文章,没有刻苦的付出,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深厚的功力,就无法撰写出集邮融入社会大视野的杰作。有多少邮人为出书、办刊自掏腰包,任凭囊中羞涩,却无偿赠阅或仅收取印刷邮寄费用,无偿献出自己的劳务,读书耕耘,情洒邮坛。同时,许多中外读书人,大多都爱上集邮,成为集邮家,不仅有著名作家,还有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医学家、建筑学家、书画家等。
集邮者的集邮历程即是通过集邮阅读百科全书,专注于某领域、某方面的收藏或研究;以集邮收藏阅读天下,撰邮文、编邮集、收集邮票邮品;集邮需要阅读,甚至需要对某一领域有专门系统的研究,将欣赏的乐趣与研究的收获,通过集邮的形式表现出来;集邮是阅读的过程,求知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与创新的过程,阅读丰富提升集邮,集邮又拓展和深化阅读。邮集、邮文作者通过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历史、人物、动物、植物、科技等进行研究、编组创作和展示,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阅读的需要。有“鸟王”之称的集邮家李伯琴,通过鸟类邮集的编组和参展,生动形象地传播普及了鸟类、环保、科普等方面的知识。邮集创造的新的知识形式,深深影响着人们的阅读兴趣。邮文作者则通过对集邮对象的研究,丰富和创造新的观点和理论,运用大量的集邮现象解读历史文化,提升推动理论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在自己阅读研究的同时,为集邮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料。
这个时代有点骚动,这个时代人们按捺不住自己的休闲追求与享受。一夜暴富、一夜升迁、一夜成名……都是眨眼的工夫,读书、集邮,太慢!让时代的骄子、宠儿们感受不到,更看不到神话的出现。在超越腾飞中,在互联网的闪电般、不留痕迹的魔变里,我们已经忘记我们是从哪里出发,我们更忘了我们靠什么安身立命!如果“神马都是浮云”,谁来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谁来为我们守候幸福的现在,谁来为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多少人在为读书呼唤,多少人在为集邮呼唤,他们呼唤的不是守旧,更不是倒退,他们呼唤的是人类的明天!读书与集邮不是生活的全部,但读书是人类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集邮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标志,现代和未来更加进步和文明的社会,读书和集邮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读书是社会的原动力,社会将更加文明进步。一个没有读书和集邮的世界只能是毫无意义的世界,也就称不上社会。
时下,读书堪忧,集邮堪忧!读书与集邮群体的减少与衰退,与时代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但读书、集邮都要紧跟时代的变迁、紧跟社会的进步,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使社会大众易于接受、乐于参与。与读书和集邮相关的组织及设施,都属于社会公益范畴,除现行的图书馆建设,其设施建设应纳入国家政府及相关行业的社会公益事业。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实际,与国家的文化产业规划结合起来,在县级以上城市和社区建立阅读、展览、讲座、研讨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中心,建立互联网平台,与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进行统筹规划整体建设。为社会创造一种向往读书和集邮的环境,从而激起人们的读书兴趣、集邮兴趣,使读书和集邮走进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
让读书与我们的人生、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紧紧地结合起来,让集邮与我们的文明进步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阅读、求知、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社会风尚。这,需要我们一起努力、需要我们人人参与、需要我们现在就行动:长沙全国邮展上,王新中、刘建辉等邮坛名家,现场为购书的集邮者签名;《中国集邮报》总编辑老蔡和同事们一道搭起集邮图书报刊展台,开启了媒体为邮人提供阅读服务的崭新形式;《三湘集邮》、《长沙集邮》、《南阳邮政·集邮》等编辑们,在邮展现场再演“报童”,为邮友赠阅报刊,为阅读铺路架桥。他们是读书人、他们是集邮人,他们更是推动和唤醒我们阅读的人。
所有从事和爱好读书与集邮的人,所有关注民族命运和社会未来的人,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读书和集邮开启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