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是我国第一套采用数字中国画形式设计的邮票。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设计优势十分明显,它既给人一种当代审美的趣味,同时又兼具黄梅戏应有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的画面效果。
一、画面充分显示戏份。《黄梅戏》邮票自然要体现“戏”的特点,使各种应用到画面中的视觉形象都合理地融为一体。设计者在画面内容上十分注意细节的刻画,重点抓住每一出戏的某一服装或道具特色,如“女驸马”人物身上的蟒袍、头上的宫花和腰间的玉带,都以云龙为主题花纹;“天仙配”中人物手拿油纸伞;“打猪草”中人物身背竹篮,这些标志性细节意在点明剧目,体现了戏份,引起观者的共鸣。全套邮票从画面人物形象,到每枚邮票舞台化的背景,都充分体现了戏份。
二、戏份凸显人物角色。邮票画面明确了戏份,重点就是凸显人物角色。设计者参考了众多名家的表演,将画面人物定位为“按照传统黄梅戏章法扮戏的当代青年演员”,以发型、面妆以及肢体语言等充分体现其历史、文化传承的特征,以人物的五官比例、位置、肤色和手势等传达出当今的审美意趣。票中的人物形象,既能准确地体现出黄梅戏应有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又能适合新世纪的人们较为普遍的审美习惯。在人物的身姿上,使其达到一种多元化之美,充分体现出戏中的人物角色。
三、角色面容表情丰富。在对票中人物神情的刻画上,注重体现黄梅戏名家神韵的面部表情,设计者通过参考著名表演艺术家演出的影像资料,不断对人物五官进行修改,令3枚票中5个人物眉目传神,生动形象。比如第2枚邮票中的女驸马,其面部刻画,既有女性的特质,又有驸马的高贵。第3枚“打猪草”中,男女两童对视、对唱,活泼可爱。
四、色彩基调烘托效果。设计者用数字中国画的技法,精心描画了人物艳丽多彩、恰当得体的服饰衣纹,经过处理,又增加了其色彩的厚重感和层次感。票中清新艳丽的人物风格和色彩处理,加上背景的淡彩烘托,使得《黄梅戏》邮票的戏曲效果十分出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