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一枚邮票,究竟有多大魅力?在泰兴市老年邮协秘书长薛景林看来,那种魅力和趣味真是说也说不完的。60年前,因无意中接触到几枚邮票,薛景林从此踏入方寸世界。近些年来,他搞邮展、写邮文、向青少年普及邮票知识,退休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忙碌,乐趣多多。
近日,记者走进薛景林的家中,只见他家卧室的办公桌上、柜子里、床底下,还有书房的书橱里,摆满了各种集邮册和与邮票相关的书籍杂志。“我收集的邮票少说有上万枚了。”老人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了刚刚购得的一套《黄梅戏》邮票。
薛景林今年78岁,他说,小时候在上海读书。18岁那年的一天,他和几个同学到一家单位去玩。经过传达室时,大伙无意间看了几封信,上面花花绿绿的邮票很是好看。他低声向门卫讨要,没想到,对方竟爽快地给了他几张,这让他高兴了大半天。
后来,迷上邮票的薛景林考上大连邮电学校。每逢课余和节假日的时候,就会跑到学校附近的工厂和企事业单位的传达室,向门卫或收信人讨要心仪的邮票。工作后,他被分配到内蒙古邮电部门工作,正式开始集邮。尽管工资很微薄,但他还是省吃俭用,把节省的钱都用来买邮票。
1955年,中国集邮总公司成立,薛景林立刻向其订购邮票,成为该公司的第一批顾客。
1980年2月15日发行的《猴票》,是国内第一张生肖邮票。薛景林得知后,立刻去购买了一版8枚,后来写信给邮友用去了7枚,剩下的1枚被他当成宝贝收藏至今。“现在市场价炒到1万了。”薛景林说,他集邮不图赚钱,因而不管价值涨了多少,他都不会卖。
薛景林集邮的爱好,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不但同意他为此花钱,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1981年,薛景林调回了泰兴,仍在邮电局工作。
因为单位集邮的人少,所以局领导安排他负责与集邮有关的工作。1983年,泰兴市集邮协会正式成立,薛景林当选为协会理事兼秘书长,当时会员多达3000多人。薛景林经常组织大家搞邮展、写邮文、交邮友,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薛景林收藏了大量的邮品,其中不乏一些存世很少的珍邮。因为集邮,他还结交了大江南北的三百多名邮友,有两个是外国的邮友,每次看信和写信都要请翻译帮忙,虽然添了些麻烦,但也借助这个渠道收集到了不少国外的邮票。
1996年,薛景林退休了,他筹建起了泰兴市老年集邮协会,并担任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老年邮协每月有大活动,每周还有小活动,大家还经常举办专题邮展,互相切磋交流。
近年来,集邮队伍开始萎缩,薛景林意识到,必须向青少年推广普及集邮知识。为此他和几个老同志一起拜访中小学校,开展集邮进校园活动,给学生们讲课,并举行专题邮展。在他的影响下,一个小孙子也对集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与邮为伴,乐此不疲。”薛景林说,他每天都在与邮票打交道,自己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身心得到了愉悦。每天闲暇时,他都会坐在家中,静静翻看那些集邮册,享受方寸之间带来的美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