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80多岁啦,趁着头脑还算清醒,写点回忆录,给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集邮》杂志复刊后的首任主编王庸声说。
他正在家中埋头撰写自己的回忆录《风风雨雨80年》,其中有大量关于集邮活动的内容。
1931年,王庸声出生于山东龙口,1950年参加工作。1979年3月,他调到中国邮票总公司,在宣传展览处任处长。1979年,在他的主持和参与下,《集邮》杂志的复刊筹备工作开始了。
“当时没有办公地点,公司给找了一间闲置的仓库。仓库里很暗,白天要点灯,顶棚上的老鼠取闹撒欢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些小家伙有时还明目张胆地来拜访。”王庸声和他的同事们,一切从“零”开始。
由于原编辑部的所有档案资料在“文革”中被涤荡一空,连一本杂志都没留下。他们先是到旧书摊上搜购了一套旧杂志,加上老编辑张莘农,这就是“种子”的全部,他们必须靠这颗珍贵的“种子”发芽成长。1980年1月,《集邮》复刊后的第一棵“幼芽”出生了。
当时,一位领导曾批评说:“现在国家纸张那么缺,竟印了几万册杂志压在库里,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大约一个月后,杂志逐步打开销路,到第二期面市的时候,第一期已经销光。到了1983年,印量已提升到了32万册。此外还有少量经国际书店发往海外。
1980年3月,新华社《参考消息》转载了香港《快报》一篇名为《北京刊物大量渗入台湾》的报道。文中说,北京最新出版的一本略带政治性的刊物大量渗入台湾。这本刊物名叫《集邮》。这是一本用通俗浅近文字编写的高水准邮学刊物。单从邮学观点看,其资料之丰富与内容之精辟,绝不下于英、美、日、德等国的第一流邮学杂志。这些文章都不是政治性的,但在台湾读者看来,自必可以达到引发乡愁的作用。
时任中央对台小组组长的邓颖超同志看过报道后,要去一本复刊后的第一期《集邮》,并随后批示:“已选阅几篇,的确不错。请今后每期给我参阅。”
应国外读者的要求,《集邮》从第四期开始,增加了英文目录或要闻简介,但仍难以满足国外读者的需求,特别是美国市场被打开之后。于是,王庸声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出版面向国外读者的英文杂志——《CHINA PHILATELY》(《中国集邮》),首发2万份,发行到了近60个国家或地区。
1979年,王庸声等一行来到日本,与日本集邮界进行交流。当时正值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之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中日友好逐渐成为主流,民间活动也日见火热。在东京和大阪,王庸声他们在与日本著名华邮收藏家和中国邮票会的会员进行的交流中得知,日本邮趣协会每年在会员中举行一次邮票评选活动。日方认为这是推动日本邮票水平不断提高的一种动力,既评最好邮票,也评最差邮票。后来《集邮》杂志举办的邮票评选活动,就是从这里得到的启发。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集邮活动发展很快,群众自发的集邮组织纷纷出现,进而各级地方集邮组织陆续建立。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区)一级的集邮协会率先成立,其他各省级协会也陆续跟进,集邮活动像燎原之火迅速在全国蔓延。这时,建立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已经成了集邮者的共同呼声。1982年8月25日至29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王庸声和几位同事,负责起草了大会报告。
随着各级地方集邮协会相继成立,中国群众性的集邮活动一步步走向新的高潮。“面对集邮者这个庞大群体,怎样对待大家的不同需求,做好舆论引导和服务,是我们集邮出版工作者应尽的责任。”王庸声表示,在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是一般的集邮爱好者,而有两种人是需要特别关注的,这就是集邮研究者和少年集邮爱好者。在王庸声的主导下,《集邮研究》月刊和《少年集邮》半月刊相继出版,中国集邮出版社也宣告成立。
“在集邮活动中,我常常被认为是集邮者,甚至被误称为集邮家。有时候在人群中被追着签名,手都签酸了。”王庸声表示,他自己既没有邮集,也没有收集的目标,他只是一名集邮工作者。
“集邮不会消亡!”王庸声认为,有人说集邮的趋冷源于手机的普及,人们不再通过邮局寄信所致。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因素,但不是根本性的。其实,通信手段的变化,从电话走进千家万户就开始了。但电话没有导致集邮的衰落,同样的,手机也不会让集邮衰落。迄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撤销邮局、停发邮票。尽管贴邮票寄信的人减少了,但集邮者仍然兴致不减。“集邮者最关注的是方寸之间体现出的文化本性。 ”王庸声说。
王庸声认为,作为十二生肖的发祥国,我国应保持和增强自己在这方面的领先地位。十二生肖自从进入邮票系列以来,已被许多国家的邮票选用。各国的生肖邮票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又展示了各国自己的民族特色。从集邮的角度来看,这是个正在生成中的大专题系列,其潜力仍在继续被发掘。
1992年,王庸声退休了。他开始从事新一代漫画的研究和探索,并组建连环漫画研究会,担任会长。1993年,他创办《画书大王》半月刊,任总编辑,首次向中国内地读者介绍世界新一代漫画,并推动年青一代漫画人投入全新的创作。1996年参与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著名漫画人共同发起的亚洲漫画高峰会,其第六届高峰会于2004年在北京举行,并扩大为世界漫画大会。他还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担任客座教授。
王庸声认为,漫画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产业。而且只有作为产业的漫画才促使了漫画的普及,成为大众文化。“尽管中国漫画已有百年的历史,但我们对漫画产业的认识,刚刚开始。我们现在也提出发展集邮产业,但什么是集邮产业?怎么提升集邮产业?这里面有大文章。”
“现在有些人觉得邮政(集邮)业务不行了,我认为,这样的想法不一定正确。”王庸声表示,目前集邮发展显得疲软,应该从两方面寻找原因:一方面,我们是不是忽视了集邮的文化属性?文化是集邮的精髓,缺精少髓能不疲软吗;另一方面,集邮是一种特殊的理财产品,应该有它的合法市场。我们的集邮市场,亟须规则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