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集邮爱好者都喜欢收集带“厂铭”的邮票,所谓“厂铭”,其实是属于邮票“版铭”的范畴,也就是指印在邮票边纸上的印刷单位名称。
新中国初期邮票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厂铭印上,代之例如“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字样,这已成为“厂铭”的特例。新中国早期往往可以根据“厂铭”区分原版票和再版票,例如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原版票“厂铭”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票“厂铭”为“上海市印刷一厂”。
在新中国邮票中,厂铭的刷色多为该枚邮票图内的刷色之一,遗憾的是部分单色雕刻版邮票无厂铭,例如面值8分《长城》、普21面值3分《黄果树》和J90《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等。
由于在一个邮局全张邮票上,“厂铭”一般1-2个,最多不会超过4个,对于全张几十枚邮票来说,带“厂铭”的邮票只有其几十分之一,换言之,带“厂铭”的邮票只有总发行量的几十分之一,而且带“厂铭”的邮票也就是带边纸的邮票,如若设计得好,犹如是一枚带有附票的邮票,所以带“厂铭”的邮票是集邮爱好者普遍钟爱的邮品。不少集邮爱好者还将收集的“厂铭”邮票分成“上厂铭”、“下厂铭”、“左厂铭”、“右厂铭”等。邮票边纸上的“厂铭”分布也各有特色,有一个、二个等,也有个别邮票在全张邮票上二个“厂铭”紧紧相连,例如J76《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T70《壬戌年》一个四方连邮票就可以带有二个“厂铭”,带“厂铭”的邮票身价一般也要大大高于其他邮票,一般要高于10-20%左右,这主要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
集邮爱好者们还可以将不同字体、不同大小、长短、“厂铭”位置等进行研究,并有爱好者将不同“厂铭”组成了邮集进行参展。
同时,带“厂铭”的邮票一般不易制假,同时对于研究版式和印刷的集邮爱好者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总之,“厂铭”无论在经济、研究和观赏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切不可将其轻易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