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情、益智、储财、会友--这是台湾集邮界流行的集邮功能“八字经”。
我一直想不清楚:台湾搞市场经济,要比大陆早几十年,为啥他们对集邮的功能只提“储财”,而不提“投资”?我们向市场经济转轨不久,为什么邮坛舆论铺天盖地都是“集邮投资”,用的还都是股票语言?“集邮投资”论的泡沫成分,确实需要冲洗冲洗了。
问题主要并不在“储财”或“投资”的用词上。问题是如何全面理解集邮的功能。集邮首先是一项怡情、益智的文化娱乐活动,又具有促进交谊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是一种储财的方法。如果本末倒置,一切“钱”字当头,那么,邮展会开得像小商品交易会,邮刊办成卖品目录而且虚价成灾,集邮学术无人关心,集邮品位江河日下,这样能带来市场繁荣么?不,效果适得其反。1980年花8分钱买1枚金猴邮票,今天它的市价是1500元,“储财”的作用令人眼花缭乱。当然,70、80年代的邮票大多并没有这样惊人的升值率;但它们基本上都是升值的。邮票是有价凭证,而收藏市场的国际化及其持续发展,又保证了集邮财富的稳定性。
需要阐述的是集邮财富的非直观性的、无形的一面。举个例子,在上海拍卖行的1999春季邮品拍卖会上,50年代的实寄美术邮资封,以600-1000元拍出;一枚文革时期“白毛女”8分邮资机盖戳实寄封,一边撕成狗牙咬过状,一边有污痕,以2000元起拍,竟引起白热化的竞争,最后以数倍的高价成交。上述旧信封,在不集邮的人看来,如同废纸,而“邮识”发现了它们的价值。集邮财富的“天量”,往往并不在邮票面值上(面值是不集邮的人也看得懂的),它一部分在其不同凡响的历史、学术、文物特点,还有一部分罕、奇、珍、变邮品,是许多年来由各国集邮家苦心积虑挖掘出来并约定俗成的。
珍邮--它不是普通人的财富。但任何集邮者都可以专注地积累自己的财富,那就是组织自己的邮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多次讲过大龙专家陈湘涛的故事,他开始收集大龙邮票,许多是从伦敦邮商不起眼的小纸盒里,花一两个便士一枚枚挑来的。后来,他成为拥有千张大龙的国际闻名的专家,当然,也给家属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邮识”不完全是花钱可以买到的,而一旦提高了邮识水平,懂得把握集邮的方向,就可以避免花冤枉钱。不过,邮集的创造性价值欲使社会接受,也得有一个过程。太一般化的邮集,公众是不会承认它的附加值的。
收藏品的聚散离合有其普遍规律,俗话说:“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集邮家“嗜邮如命”,进入“正集”的东西他不会轻易脱手,集邮家享受的是精神财富,而物质财富往往是留于后人。附带还要告诉初集邮者;邮票的“品相”是非常非常脆弱的,一般人家里都没有一年四季24小时恒温防潮的环境,而在这种情况下,相当部分的邮票是不可能长期保持“全品相”的。品相问题能教“储财”瞬息贬值,集邮者必须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