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北部的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于1938年9月起免费发给军人使用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是解放区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该票以密集点线的平版印制的排列构成形式,初具晋察冀边区邮票“柱式”布局的设计风格。
这一布局形式的特点,是于票幅画面的左右两旁分列立柱,环绕着中心主图,于上下横列部位及四角处设置文字。194!年10月成立了晋冀鲁豫边区交通局,次年6月发行柱式布局的“飞鹰图代券”。该票尚有加盖“暂作”改值,以及无条纹图形的版次及其加盖改值形式。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晋察冀边区政府于10月间进驻张家口,当月即成立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并于1945年12月正式发行柱式布局的《抗战胜利纪念》邮票,以英勇冲锋陷阵的八路军骑兵,作为邮票的中心画面。
1946年4月,又将该票改为小型版发行。此后,柱式布局进一步成为华北、东北、西北以至华东地区解放区邮票广泛采用的“通用型”布局形式。如晋冀鲁豫边区邮务管理总局于抗战胜利一周年及二周年时,均以横幅柱式布局发行纪念邮票。其图案中心为并列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肖像,周间以象征丰收的麦穗图形环绕。1947年该局发行的毛泽东像邮票亦同此形制,以其边柱中间丰满的麦穗形象生机蓬勃、健美茁实,故又习称《嘉禾图》印花税票。
类似的柱式布局形式,还广见于冀鲁豫边区毛主席像邮票,晋绥边区《耕牛图》邮票,众所周知的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宝塔山图》圆票、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四四”儿童节纪念》邮票等众多形制的画面上,甚至上溯1942年7月以来山东战时邮政总局发行的各式方形无齿邮票,也多以柱式布局为框架。随着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进展,解放区邮票的题材内容及艺术表现形式亦日趋丰富多彩。一些从事版画及漫画宣传工作的专业画家,介人到邮票设计者的行列中来。如1947年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五姗念二周年纪念》、《“七七”抗战十周年纪念》邮票及其小全张,就是由著名画家华君武绘图,由张修平负责整理,按照柱式布局的骨法结构形式加以设计的。可以说,柱式布局已经成为除华中(淮南、盐阜、苏中、皖中,华中区和苏皖边区)解放区印章剪影图式之外的一种通用型的布局形制。值得提出的是,华中第一邮电管理分局直到1949年1月1日还在发行一种十枚一套的华中一分区油印邮票。该票仍以传统的印章刻印形式作为邮政图像的标志,可说是解放区邮政中地方风格在统一风格下的一种习惯性的延用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