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一个新邮品种在发行之后都会经历过山车般的暴涨暴跌,这种现象非常打击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常常有失去信心的人对邮票的价值产生巨大的怀疑。其实,任何投资都是存在风险的,集邮也一样。纵观一些邮票的增值经历,还是可以总结出来邮票投资还是有一定的上升趋势的。在邮票价格上下起落的时候,要认真区分好究竟是人为增值还是自然增值,这样才能在邮票投资中找到出路,不会被套牢。人为增值和自然增值邮票的市场表现是不一样的,只要认清这两种市场表现,就会发现二者的含金量是大不相同的,从而有利于选择含金量价值高的邮票。
关于自然增值邮票的分析
属于自然增值状态的邮票,它们大多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邮票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使用和消耗,致使其存世量减少,存世量与供求关系的动态发展中,价格杠杆起着供需平衡的作用,这样的邮票不断增值是必然的。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集邮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随着1985年以后集邮的普及和邮市的出现,集邮经济的理念也得到了培养和认可。1991年邮市爆发了更大规模邮潮,加之那时邮票的发行量也不大,无形中为日后的增值埋下了伏笔。随后1997年邮市狂潮的出现,使人们参与集邮、投资邮票的热情空前高涨,造成邮票一时的供不应求,邮票市场价格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邮票增值幅度越来越大,使人们看到了邮票的投资价值。由于邮票发行量相对较少,集邮者和投资者的不断增多,邮票大量使用和消耗,致使市价上涨的增值,可称其为自然增值。
关于人为增值邮票的分析
人为增值的邮票,多出现在那些发行时间短的编年邮票中,特别是一些发行时间不长并具有较好题材的新邮品种,这些邮票多为一些投资机构和市场庄家进入邮市进行炒作后,导致邮票市价出现较高的虚假上涨,故称其为人为增值。人为增值多指那些发行量并不比同期发行的邮票少,没有经历时间的积累,也几乎没有使用和消耗,而被市场人为高估的新邮或近些年发行的市价过高的邮票。人为增值的邮票最大特点就是涨跌变化快、价格波动大,导致增值不稳定、风险也很大,不宜长线投资;但其具有较强的投机性,适合能够把握市场行情波动,投资快进快出的邮人。
例如,1991年是“J”和“T”字头邮票发行的关门年,1992年开始发行了以纪年方式为字号的编年邮票,而1991年前发行的“J”和“T”字头邮票发行量并不大,但自然消耗的数量却很多;1992年开始发行的编年邮票,发行量增至2000万套、3000万套、4000万套,甚至个别的高达5000万套以上(如“壬申猴”生肖票发行量高达两亿多套),但邮票的使用量却逐年减少,人为消耗也越来越少。无形中使1991年到1992年成为集邮发展的一个“分水岭”,造成这个“分水岭”的关键就体现在邮票的发行量上。编年票发行至今,虽经历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减量举措,但全国的集邮人数也在大量减少,且与1991年前发行的“J”和“T”字头邮票相比,发行量还是要大很多。
综上所述,自然增值与人为增值具有两种不同状态的邮品升值特征,其增值过程各异,市场属性差异更大。当邮市低迷时,自然增值的邮票抗跌性好;人为增值的邮票往往在价格快速下跌后套牢投资者。当邮市上涨行情到来后,自然增值的邮票会稳步上涨,呈现步步走高的特点;而人为增值的邮票可能会面对炒作之后的高价,虽然具有极大大的投资诱惑,但也可能会有很大的伤害。风险和成功总是并存的。所以建议收藏者和投资者要了解邮票增值的两种状态,在投资收藏时要理智的看待市场的变化,不要被高价诱惑,把握时机,智慧的面对邮市的起伏。另外也要敢于面对失败,教训往往带来更深刻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