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所有家具中,紫檀家具是贵族,那黄花梨家具就是君子。诗经中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赞美一个君子外表美丽而富有文采,黄花梨家具正具有这种气质。 黄花梨家具有华贵的一面,它的颜色从油黄到棕红都有,具有名贵硬木所特有的光泽和质感。但颜色无论深浅,都不会给人压力,它是温和的、内敛的,一点儿都不张扬。即使是黄花梨木制成的大型家具,如屏风、架子床等,第一眼看上去也不是倾国倾城,而恍如一杯好茶,闻到淡淡的香气,就会沉浸其中。 黄花梨家具在展示华贵的同时,又展示了温文尔雅的性格。黄花梨木的内应力小,俗称“性小”,遇湿遇干,遇冷遇热,抽胀不大,这是除紫檀外其它硬木很难达到的。黄花梨木性极为稳定,表现在制做之中尤为明显,譬如明式家具中的三弯腿,有“蜻蜓腿”的美誉,其细而弯的程度可想而知,一般的木材根本达不到。再如笔筒,同样是硬木的红木制成的笔筒,不久后就会变成椭圆形,而黄花梨笔筒就绝无变形之虞,几百年后依然是圆形。黄花梨家具的干裂现象也少,无论大件小件,薄板厚材,制成家具后若没有外力破坏,很少自行干裂。 黄花梨还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耐性,它能承受任何细致入微的雕刻。我曾经见过一件黄花梨透雕草龙纹隔扇的残件,清初制品,厚度只有5mm,通体透雕草龙图案,许多相连处极为细微,纤维已被完全切断,但三百多年来居然完好无损,足以证明黄花梨木超凡的承受力。这类雕工,若换其它木材,无须外界碰撞,只因冬夏干湿季节变化,就不可能保存今日。 黄花梨家具开始制作的晚明时期,盛行时髦的繁缛之风。自嘉靖起,对艺术的追求变为抛弃淡雅,崇尚热烈,比如瓷器中的五彩, 颜色艳丽而繁多,纹饰一般都充满整个器身,最具说服力。然而大多数黄花梨家具显然不具备上述特点,它以收敛为其特征,不重外在的雕琢装饰,而注重内在的表现力。正是黄花梨家具坚持了自己的风格,它的艺术才更具有生命力,在清初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 文人和工匠把黄花梨温润如玉的质感,行云流水的纹理,不裂不翘的特性捕获并加以总结,然后按此施工。明式架几案中有宽达50cm,厚10cm,长350cm的独板,全板不拼不接,纹理清晰流畅,俗称“一块玉”。这类朴素无华的家具,明显可以看出为展示材料而制,这在中国古代家具制做中并不多见。仔细思考这一现象,就可以领悟到古人对黄花梨木的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