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光书法
作为书法家的张旭光,首先是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十年前他提出:“真正的艺术创作应该是理性高原上的非理性驰骋。理性的高原越广厚,非理性的驰骋越恣肆。”近年他又提出:“以现代审美意识重新开掘传统,开掘出现代审美的洪流。使我们的创作,既从传统长河的源头而来,又能站在时代潮头之上。”他的思想影响了当代书坛的创作。
张旭光与当代主流书风
张旭光在2000年至2008年期间,担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主管学术、创作和评审工作。他善于发现和解决书坛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书法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提出了“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的十二字方针,既避免了“轻视传统”的一面,又防止了“忽视时代性”的一面,在中国书坛形成了普遍共识。在书法评审上,他提出了“到位与味道”的作品标准,成为各级评审的基本原则;他提出的“重读经典”、“激活唐楷”、“发展新帖学”、“提升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理念和思考,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经过张旭光的引导和推动,以“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为标志的主流书风蔚然而成。
张旭光与经典向现代的转换
张旭光在把“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经典推向现代转换上的实践具有重要价值。他以汉唐精神融入魏晋风神,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开张了形式,增加了节奏,变化了墨色,增强了时代豪情和感染力。从此结束了“二王”行草书不能写大字的历史,并且在开张雄浑的气势中保持了“二王”文雅的境界,使得当代书坛大多数写行草书的中青年受到了影响。沈鹏先生称其“能写多种书体,富有创造精神。”张海先生题赞“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刘艺先生评其书法“元气淋漓,大气蒸腾,大风飞扬,不正是汉代的中国精神吗,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统一强盛的本质精神吗!”赵长青先生说:“张旭光在把传统推向现代的转换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覃志刚先生在谈其创作时说:“他的作品直接引领了书坛的创作。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也做了一些社会调查,包括老中青书家,他们认为,能把二王写大,写出气势又保持了文雅,写出传统功力又有时代感和表现力的,张旭光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我注意到网上的一些提法,如‘张旭光现象’、‘张旭光时代’等等。当然也会有个别不同意见,但总体上可以看出张旭光在创作上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张旭光与发展“新帖学”
新帖学的含义是以现代审美重新开掘传统帖学,增加时代感,增加北方人的豪气,以为时代服务,并指向未来。张旭光从“新帖学与传统帖学的关系,与现代审美的关系,与综合素质的关系,与技术的关系,与碑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当代书坛称张旭光为新帖学的代表人物。《书法导报》、《北京晨报》等著名评论家姜寿田的文章《新帖学价值范式的确立》,认为“在当代帖学转换中,张旭光无疑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以自身对二王帖学的深入研悟和卓荦实践,将当代帖学的实践与认识水平推到一个新的境地。”“张旭光新帖学的倡导,使他建立起一个价值坐标,就个体价值而言,使他拥有了与现当代帖学大家迥然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历史基点,并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当代史效应。”
张旭光与当代书家标准
张旭光面对书法复兴30年来,多数人抄写古人诗词的顽固现象,以及标准混乱的现象,对当代书法家提出了“3+X”的标准。“3”包括:第一道德,对于一个有成就的书家来说,道德本身具有实际价值。第二文章,文章是一个人认识社会、影响社会的能力和表达,包括文赋、诗词等。书家要写自己的诗文,我手写我心。第三书法,书法创作有标准,即“到位和味道”,也就是功力加性情;X是一个变量,是指对姊妹艺术的把握能力,可以是音乐、舞蹈、美术等等。
张旭光不但写学术文章,还写过小说、散文、现代诗,近年写的最多的是古体诗词。《诗神》杂志原主编、中国书协副主席旭宇认为,张旭光的诗鲜活上口,含蓄凝练,妙语惊人。张旭光的诗词以书法的形式影响着当代青年书家的追求。
张旭光的奉献与爱心
张旭光自2003年开始承担了甘肃华池县60名小学生一至六年级的学费;几年来,他向灾区、白血病患者、残疾人等捐献了大量的作品和现金;他策划创办的“北兰亭”组织百名书家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长卷创作与现场捐赠活动,并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了50幅名家作品。
张旭光在艺术思想、创作理念、作品等方面,都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缘此,我看好他,他一定会走得更远。 (本次刊登对原文有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