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袍玉带石砚
石砚上的印章
安徽 舒家声
砚台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钟爱的文房四宝之一,自从有了毛笔书写的历史,也就伴生了砚台的发展历史。砚的种类繁多,早期有石砚、陶砚、铜砚、漆砚,到唐宋以后则盛行端、歙、洮河、澄泥等四大名砚。但中国地域广大,除四大名砚外,史料记载的还有其他地方所产的一些砚石不下数十种,其中也不乏一些质地优良的名贵石种,这便是一方见于某专业藏馆、产自贵州梵净山、俗称“紫袍玉带”的砚台。
此方砚台形制硕大,长58厘米,宽34厘米。上雕两条硕大的巨龙,两两相对,中间一圆球,作二龙戏珠状。该砚采用深浮雕结合镂空的手法,将浅层的朱红色“紫袍”雕琢成双龙;内层浅绿色的“玉带”则下陷雕成砚面,致使深浅反差、红绿分明。双龙体形矫健,身躯四肢粗壮,足四趾,利爪肆张,刚劲有力,充分展示了龙的威壮雄伟。砚台间隙及腰部满刻海水、祥云。龙身曲体回旋,飘逸自如,凌空飞舞,看上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好似遨游嬉戏在广阔无垠的太空。尤其是那对有睛的“石眼”,雕琢艺人巧妙、恰如其分地将其雕成龙的双眼,显得更加逼真而传神。大自然的“偶然”和人工的“巧作”有机地融于一体,是那么的独到、新颖,观者无不称奇叫绝。
紫袍玉带石独产于中国佛教圣地梵净山,具有10~14亿年的成矿历史。它集万物之精华,吸佛地之灵气。据史料记载,早在封建王朝时期,当地富豪就把紫袍玉带石作为贡品敬献皇帝。北京“颐和园”三个大字的匾书,据说就是梵净山下印江县举人严寅亮,用“紫袍玉带”石砚磨墨书成。
另值得一提的是,该砚的右下方还刻了一则“砚铭”,题为“古歙汪韫辉造”。原来,这是民国时期的徽州地区刻砚名家汪蕴辉的杰作。《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载:“汪佩玉,清,字韫辉,安徽歙县人,工篆、隶,精刻印。”又据徽州史料记载:“汪韫辉,原籍婺源,其父为砚工,迁居歙县,培玉继承父业,勇于创新,在砚石上精雕人物花卉、动物图案和格言,形象生动,为人争购……”此砚旧气包浆浓厚,色泽自然和谐,质地坚韧,砚面温润如玉,手感极其细腻,为不可多得的石中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