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先后建立了19个根据地,
其中有以下几个地区发行了邮票。
首先发行邮票的是晋察冀边区。边区邮政于1937年12月发行了主图为倒三角内有个
半白日图的邮票,称作“半白日图”邮票。1938年2月又发行“全白日图”邮票。边区所
属北岳地区唐县于同年4月发行邮票,其主图亦为白日图。同年9月边区邮政发行纪念邮
票一种,这是我国最早供军人使用的邮票,也是我国最早的无面值邮票,并且是解放区发
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
接着发行邮票的是晋冀鲁豫边区。1941年2月边区的晋南地区首先发行邮票。同年10
月晋冀鲁豫交通局成立,设计了以“交”字组成的飞鸟交通徽。从1942年6月到抗日战争
胜利,先后发行了“阳文鸟代邮券”、“阴文鸟代邮券”、“鸟球图分单位”、“鸟球图
元单位”以及若干加盖改值和加盖欠资的邮票。
相继发行邮票的是山东抗日根据地。1941年6月根据地的清河地区发行主图为五角星
的小正方形的邮票一种。1942年7月,山东战时邮政总局开始发行邮票,首套邮票亦呈小
正方形。同年,胶东地区、渤海地区分别发行邮票,系在“山东战邮”邮票上加盖“胶东
“渤海”字样。1944年开始以毛主席像为主图印制并发行邮票。这是我国最早的毛主席像
邮票。同年,又发行鲁南版邮票。
紧接着发行邮票的是苏皖抗日根据地。这一根据地的邮票虽由淮南、苏中、盐埠等地
区各自发行,但有共同的风格。主图除了五角星和火炬外,多为飞鸽、帆船、战舰、火车、
飞机交通工具类。不少邮票是无面值的单位邮票,如“平”(平信)、“机”(机要)、
“快”(快信)、“稿”(稿件)。邮票或无铭记,或以拉丁字母拼音为铭记。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邮政共发行了近250种邮票,约占全部解放区邮票的白分之十强。
除少数邮票为木刻、铜版或锌版外,大都为平版石印。绝大多数为无齿;少数有齿的,也
是齿孔不直、不均或不光。邮票印制也较粗糙简陋;但文字图案却含义深刻。由于和苏区
邮票相同的原因,保存下来的也不多,目前已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