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之“民国四珍”邮票都出现在这时期内,此四珍分别为:1、“宫门倒”中心图案牌坊倒印;2、1915年“限新省贴用”原票误为“限省新贴用”;3、1923年北京老版帆船3分改作2分倒盖;4、1925年北京新版帆船4分改作3分倒盖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伊始,民国邮票一时间赶印不及,对辛亥革命怀敌视态度的时任法籍邮政总办帛黎(theophile piry)便在清代蟠龙邮票和欠资票上分别加盖“临时中立”、“中华民国临时中立”、“中华民国”三个系列字样暂用其中前两个加盖之含义欠妥,遭各界反对,故发行量极少,目前已很难觅15种加盖“临时中立”字样的蟠龙邮票中,有4种面值的于1912年1月30日在福州首发,同期发行的还有6种加盖“临时中立”字样的蓝色欠资邮票(有2种棕色的未发行)是年2月24日,迫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强压,该总办又以“省费”为籍在已加盖“临时中立”的票品上补盖“中华民国”四字,成极不贴切的“临时中立中华民国”加盖字样,于该年3月20日起在南京、汉口、长沙三地发行,仅售出8种蟠龙加盖邮票,余下7种及欠资邮票并未发行后由于孙中山先生亲自出面干预抗议,终使加盖宋体和楷体的“中华民国”字样的蟠龙邮票和欠资邮票得以出现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年4月5日,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政权,南京临时参议院被迫迁都北京,孙中山主持设计的邮票未能发行,几经周折方于是年12月14日同时发行了两套民国最早的纪念邮票“光复纪念”和“共和纪念”,主图分别为孙中山、袁世凯像其刷色、齿孔、票幅、纸质、印版都相同,面值皆为1分至5元,一套12枚,反映了南北双方的斗争和妥协次年5月5日起,正式印制的普通邮票1套19枚和8枚欠资邮票开始发行,半分至1角票的主图为帆船,1角以上至5角票为农获,1元至20元票为牌坊,习称“帆船票”,该套邮票的发行使用长达20余年该时期出现的新票种还有:最早的公事邮票(发行于1915年,在“限新省贴用”帆船票上以齿针打孔凿出“公文贴用”字样);最早的附捐邮票(发行于1920年,在帆船上加盖 “附收”等字样);最早的航空邮票(发行于1921年,以驶过长城上空的双翼单引擎飞机为主图,机尾有五色旗标志)在军阀割据时期,由于各地币值不同,汇费高,实际差价大,邮政当局为防止用大量购买邮票代替汇款,发行了许多加盖“限××省贴用”字样的邮票新疆省的统治者甚至仅拥有几架小型教练机就自办了“航空公司”,1932年至1933年间用木戳在原有已加盖“限新省贴用”字样的邮票上再加盖“航空”两个红字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套地方航空邮票,发行量很小,是国内外集邮者瞩目的珍品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年北伐战争后,中华邮政的领导权归于南京国民政府1931年起开始发行孙中山像普通邮票,该票延续发行了近20年,近20版,形成系列,其套数、种数之多,在世界邮票发行史中亦属罕见1932年起又发行以邓铿、陈其美、廖促恺、朱执信、宋教仁、黄兴像为主图的“烈士”普通邮票系列另有9套纪念邮票、3套航空邮票及附捐、欠资、快信等邮票也在此期间发行了,这些邮票多在北平和伦敦印制1935年,国民党政府改币制,邮票面值从而由银元计值改为法币计值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间,中华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移至重庆,间发行有30套邮票,其中主要以孙中山像为图案的普通邮票13套(有一套为辛亥革命烈士像、一套为邮政储金图);纪念邮票6套;欠资邮票4套;特种、附捐、航空、快信、挂号、包裹、军邮邮票各为一套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共发行了23套邮票,其中12套普通邮票、包裹邮票和欠资邮票各3套、特种邮票和航空邮票各2套、1套附捐邮票1935年以后的15年,由于战争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邮资屡调,邮票的印制发行也是困难重重,故而多次发行加盖改值邮票,一些地区只好发行“暂作”、“改作”等加盖字样的邮票,如下对该时期邮票发行的特点作出了概括:1、 邮资不断提高,1937年国内平信为5分,1948年竟增至15000元,于1949年不得不又改以银元计算;2、 邮资不断变化,邮票面值一改再改,使刚印好的邮票就不适用,改值邮票大量出现,后来不得不发行无面值的单位邮票和基数邮票;3、 发行高面值邮票,1948年单枚邮票的最高面值达法币500万元,包裹邮票的最高面值达1000万元;4、 国币加盖、金圆加盖、银圆加盖,反映了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的币制变动;5、 国民党政府灭亡前夕,财经完全崩溃,不得不发行单位邮票和基数邮票抗战时期的民国邮票多在香港、重庆及南平印刷,还有些印自美国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票种有:1941年的快信邮票和挂号邮票、1944年的包裹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