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1月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国华提出“邮政企业要当好集邮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推动者”的集邮新理念;明确“创新集邮业务发展模式、积极打造集邮文化品牌、引导构建集邮文化产业链、不断拓展集邮文化市场”四个方面的集邮新理念;对于当前及今后工作,要求“提高集邮资源使用效能,整合外部资源服务社会和企业”的集邮新理念。
集邮新理念的提出,给我国集邮文化产业和集邮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如何践行集邮新理念?笔者认为,应该提高认识、全面分析、掌握方法、创新发展,应充分发挥全国各级集邮协会作用,提高和整合各种集邮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我国集邮文化产业和集邮文化事业比翼齐飞。
笔者认为,我国集邮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有着得天独厚、与邮俱来的八种集邮资源:品牌资源、高端资源、文化资源、队伍资源、对接资源、研发资源、经济资源、产业资源。对于这八种集邮资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科学运用、丰富完善。
一、充分认识我国集邮资源优势,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前提。
(一)品牌资源。
自我国第一枚邮票诞生至今,集邮文化品牌已然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我国第一枚邮票是大清邮政在1878年1月发行的大龙邮票。我国邮票发行分为四个阶段:清代邮票、民国邮票、解放区邮票、新中国邮票。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发行的邮票数量众多,题材包罗万象。
我国集邮发展史,经历了起步—复苏—发展—高潮—低谷—高潮的循环发展,集邮文化品牌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1955年1月10日,中国集邮总公司成立;1982年1月30日,全国集邮联成立;1982年5月27日,全国集邮联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这些组织的成立,为发展我国集邮文化、提高集邮水平、推动集邮普及、树立集邮文化品牌,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高端资源。
邮票,以其精美的画面、多彩的文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社会高端层面。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日。胡锦涛同志亲自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特种纪念封题词。
集邮是一项情趣高雅的文化活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心。早在198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在中国解放区邮票发行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集邮属于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希望我国集邮界的朋友以及广大集邮爱好者,振奋精神,提高文化素质,加强学术研究,进一步推动集邮事业的发展。1991年11月26日,中顾委副主任、全国集邮联名誉会长薄一波在全国集邮联“三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集邮事业应办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邮事业。
回顾全国集邮联“一大”至“六大”,担任全国集邮联名誉会长的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集邮的重视和关心,直接影响和带动了全国各地集邮文化的高度发展、蓬勃发展。仅以笔者所在的江西省来说,全省集邮协会现任理事会就由三名省领导担任名誉会长,各市相关领导担任副会长,省直单位相关厅局领导担任常务理事。
从推动集邮文化产业和集邮文化事业发展角度来看,试问邮政企业内部有哪一个专业或协会有如此规格和影响?
(三)文化资源。
邮票从选题到发行,通过多方审核,汇集各门艺术,见证历史时刻,体现文化神韵。
我国著名书画大师范曾在1980年为J58《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纪念邮票作画,为T44《齐白石作品选》等纪特邮票作画。范曾在其《范曾自述》一书中提道:“我从此便收集邮票,就从偶然收的家信中撕下来,一张张地积累,连很普通的、不值钱的邮票,我也认为趣味无穷。当我成名之后,我不仅爱邮票,而且我画的邮票得到了‘最佳奖’,成了小邮迷们的崇拜对象。我总忘不了我少年时的困境和对美的追求。”
邮票本身就是一种绘画艺术作品,几乎其他所有的艺术形态,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建筑、装饰、美术、雕刻,等等,都能在邮票中找到它们的代表,堪称人类文明世界的艺术宝库。也正是由于方寸天地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才使得人们从中获得艺术上的熏陶和享受。
邮票发行更是会聚各种艺术和创新,从邮票选题、设计、评议、审批、印制到发行,我国各类艺术大师和各类艺术形式,都参与到邮票的发行之中。全国各地非常重视本地邮票资源,经常举行各种邮票首发活动及集邮展览,推介和宣传本地城市资源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邮票选题计划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历史事件、建设成就、古今人物、古代文物、风光名胜、丰富资源、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体育事业、文化艺术、国际交往。
近年来,将我国与国外发行的邮票进行对比和论证,我国发行的邮票在构思创意、表现形式、色彩构图、技术工艺、印制水平等方面,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邮政部门发行的邮票,既满足了人们邮寄邮件、包裹等通信需要,也满足了广大集邮爱好者鉴赏、研究、收藏和交流的需求。
(四)队伍资源。
为数众多的集邮协会会员,遍布于全国各行业,致力于社会各领域事业,以其广泛的群众性、执著的参与性、深远的影响性,成为我国集邮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客户,成为我国集邮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力量。
全国集邮联现有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团体会员31个,以及航空、航天、煤炭、电力、公安、石油、海员、二炮、体育、水利10个全国行业性集邮组织,基层集邮组织4.1万个,会员人数截至2011年年底已突破200万人。
从全国集邮协会会员分布情况来看,排在前十五位的分别是河南省、江苏省、湖南省、吉林省、四川省、湖北省、广东省、上海市、河北省、黑龙江省、贵州省、江西省、山东省、辽宁省、北京市。这十五个省、直辖市会员数占全国集邮协会会员总数的72%。
数字是枯燥的,又是具体的。这些省及直辖市的集邮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依托地方活动,发展集邮业务,壮大集邮队伍,为集邮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坚强基础。
(五)对接资源。
正因为邮票涵盖各个方面,富有众多特性,才使得集邮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群众性、对接的灵活性、交往的国际性。
集邮只有整合各方资源,融入社会大舞台,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尤其是在集邮文化产业发展中,更要加强与社会各行业的对接,从对方及自己的利益点出发,才能实现双赢及多赢的局面。
笔者所在的江西省集邮协会,近年来创新发展思维,积极寻找对接,使集邮活动及影响迸发出更大能量。如在2010年成功举办中国—古巴建交五十周年集邮系列活动(见图),就是一个经典的集邮活动案例。
2010年,古巴邮政为纪念中国与古巴建交五十周年,特别发行1套4枚纪念邮票,其中两枚分别选自我国井冈山胜利会师和井冈山黄洋界,这无疑为宣传我省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搭建邮政部门与地方党政部门的桥梁,提供了极佳机会。对此,我们在江西省邮政公司党组的领导下,在省集邮公司的支持下,积极和江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进行对接,先后组织中古建交五十周年外交封和友好封揭幕仪式、中古集邮展览、两国小学生书信互寄活动等。古巴驻华大使在江西省邮政公司领导陪同下,参观了南昌邮区中心局。正因为组织严密,活动圆满,中央电视台在2010年12月7日晚《新闻联播》中特别报道在江西省举办的中古集邮系列活动。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在会见古巴驻华大使时,充分肯定我省集邮协会为中古两国友谊及活动作出的积极贡献。
(六)研发资源。
作为集邮文化产业,要有创新的模式、全新的产品、至新的形象,要赢得客户、占领市场、抢得先机,就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对于集邮文化产业加大研发力度,笔者此前撰文《钱从哪里来——试析全国各级集邮协会经费来源》,提到“格力的研发投入没有限制,只要觉得需要就会投入,上不封顶”,这就是格力的研发精神。如今格力电器每年都从总销售额中提取超过4%的技术研发费用,这是中国空调业技术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2011年,格力电器总销售额突破800亿元。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格力现在拥有国家专利1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近30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调核心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
笔者认为,全国各地邮政部门及集邮部门可从自身发展、研发投入、占领市场、提高效益等角度,每年给集邮协会下达研发课题,由集邮协会中的集邮专家、知名学者、城市顾问等,结合邮政部门及集邮部门的策划人员,对当年邮票计划、地方重大活动、城市文化内涵、推动集邮经营等方面进行研发,给予相应研发经费,明确具体要求,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将研发成果转化为集邮经营。那么,集邮开发的各类项目必将深受地方领导、邮政企业、目标客户、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认可和满意,从而为集邮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大效益。
这些年来,通过研发创意转化集邮经营成果的经典案例,可谓不胜枚举。各地在实际研发中可从地方特色、邮票元素、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研发,必将为今后集邮文化产业带来发展后劲。
对于集邮公司与集邮协会的关系,笔者认为是经营与文化的关系、是开发和培育的关系、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局部和全部的关系,犹如双翼,只有双翼齐飞,才可翱翔天空;好比两腿,只有两腿齐动,方能健步如飞。
(七)经济资源。
集邮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密切。集邮文化的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等,叠加在集邮经济资源之中,从而为集邮文化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早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因经费不足,当时就采用发行邮票方式,解决奥运场馆经费问题,最后这些钱用来修建体育馆后还有结余。
如今通过社会活动和政府平台,发挥集邮经济资源,已经取得巨大影响和成效。如中国集邮总公司成功组织五大奥运项目,如奥运火炬传递、奥运金牌运动员、奥林匹克博览会邮品、奥运会开闭幕式等主题营销活动。
(八)产业资源。
在我国集邮领域中,汇集各类名家,浓缩各种艺术,整合各方资源,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集邮文化产业资源。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集邮文化具有极佳的产业资源,邮票众多的功能、特性、作用,为发展集邮文化产业,提供资源保证和必要条件。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相继制定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集邮文化产业要充分抓住发展机遇,融入地方文化发展规划之中,发挥资源中的文化优势、社会优势、平台优势、网络优势等,充分突出鲜明理念和地方特色,推动集邮文化产业健康、快速、有效发展。
二、科学运用我国集邮资源优势,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主要方法。
(一)放眼国际视野、保持政治高度、汲取文化营养,加快创新集邮业务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国集邮总公司在十个方面取得创新成果:观念创新、产品设计创新、经营模式创新、营销渠道创新、客户管理创新、生产流程创新、产品审核制度创新、管理手段创新、人才培育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
对此,笔者认为中国集邮总公司有两点创新引人注目:一是在观念创新方面,组建“创新源”海外信息小组,及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在我国集邮文化产品上,如二维码技术在展示集邮文化传承的同时,中国集邮总公司就将集邮与现代科技、互联网新技术进行结合,使人们感受到集邮品全新的魅力,无锡亚洲集邮展览纪念封套折就是这样的产品。二是在经营模式创新方面,突破原有单一的经营模式,整合各类资源,利用社会资源、资金优势,降低经营风险,拓宽经营渠道,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目前,在我国集邮业务经营中,依然是四大方面:新邮预订、个性化邮票、形象年册、定向开发。
众所周知,这些都是我国集邮的传统业务,即使是个性化邮票业务,从开办至今,也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如何开发全新产品、如何对接地方政府迫切的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等等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对此,笔者认为必须要放眼国际视野、保持政治高度、汲取文化营养,才能破茧成蝶、腾龙起凤,才能实现创新和跨越,才能赢得先机和未来。
(二)形成高端层面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集邮的局面,积极打造集邮文化品牌。
集邮文化活动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广博的知识性、高雅的艺术性和浓郁的趣味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2010年开始,由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国集邮联组织的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活动,就是积极打造集邮文化品牌的极佳载体和桥梁,真正形成了高端层面和社会大众共同参与集邮的局面。
在中国2011—第27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举办期间,举行了“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颁奖活动。在获得表彰的18个城市中,江西省南昌、新余、萍乡三市名列其中。再如在“创建”过程中,江西省领导、黄石市委书记、宜昌市政协主席等领导亲自出席活动和汇报,广大集邮协会和集邮爱好者积极参与。正因为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广泛参与,“创建”活动极大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了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精心打造了集邮文化品牌,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在集邮文化发展中促进产业升级改造,引导构建集邮文化产业链。
创立最佳模式,运作全省市场,实现升级改造,一直是河南集邮的主要做法。从河南集邮运作情况来看,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即体制、经营和管理。
在体制上,河南集邮注重推进集邮专业化经营改革和省市合一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整合机构、明确职责、优化流程等强化专业化经营。在经营上,河南集邮有着众多特点,其中设计力量强大、发挥作用明显。我们看到河南集邮有着一支25人的设计队伍,其设计总监原为河南美术出版社社长,设计人员大部分来自科班院校。正因为有着这样一支队伍,河南集邮为不断创新全省重大集邮项目,服务全省集邮邮品设计,为服务全省地方经济和发展,做好定向邮品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在管理上,河南集邮注重管理和培养同步,发展集邮队伍。
(四)推动和发展集邮队伍,不断拓展集邮文化市场。
笔者认为在集邮工作中,要抓老年和青少年,带动中青年参与和支持集邮。这是因为老年人集邮有生活积累、专业知识、充裕时间、经济基础,对于引导和拓展老年人集邮,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空间。
江西省老干部集邮协会、广州驻军老年集邮协会等,在推动集邮文化产业和发展集邮文化事业方面,都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目前,已有259所“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分布在全国大、中、小学校中,还有107所青少年邮局开花于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里。此外,活跃在全国各个社区的集邮协会或小组,对构建和谐社会、繁荣群众文化,都起着重要和积极作用。还有一些企业家集邮协会等行业协会,这些都可以成为集邮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平台和载体,对于不断拓展集邮文化市场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丰富和完善我国集邮资源优势,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长远需要。
对于我国集邮文化产业和集邮文化事业,笔者认为要加强创新意识,夯实集邮文化产业的发展根基,丰富完善我国集邮资源优势。在现行集邮体制下,积极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会员,通过发挥作用和发展队伍,推进集邮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邮政最好的资源之一是邮票,邮政最好的平台之一是邮协,邮政最好的客户之一是邮迷。邮政企业要当好集邮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就要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氛围,加强邮票发行管理,杜绝源头问题的发生,树立集邮文化品牌。加强思想体系建设、资源体系建设、产业体系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发挥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丰富完善集邮资源优势,从而实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