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乡愁》中的经典段落,几十年来被无数游子所广为传诵。诗中,“一枚小小的邮票”在作者的笔下化身成寄托浓浓乡愁的载体,将两岸同胞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乡情刻画的真切而深沉。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小的邮票也的确曾扮演过这样的角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30年前方寸之间的宝岛风光。
台湾,历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更是一个敏感而现实的政治话题。新中国成立之初,海峡两岸关系走过了军事对抗、断绝往来的历史时艰。十年文革期间,“台湾”更成为大陆百姓一个避之唯恐不及的字眼。而在长期的政治坚冰背后,被压抑的便是《乡愁》中所表达的两岸人民阻隔多年的血脉亲情。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也正是在这一天,海峡两岸关系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机。“亲爱的台湾同胞们:今天是一九七九年元旦。我们代表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向诸位同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如此情真意切的开场白便是时任《人民日报》国际新闻部副主任谭文瑞在著名的《告台湾同胞书》中独具匠心的神来之笔。
整篇文章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祖国对台湾人民的款款深情,即便是谈到解决统一的重大问题时亦是如此:“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在文章的最后,中央政府还首次提出“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的构想。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中,这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名义发出的《告台湾同胞书》的右上方,还有另一篇重要的配文《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标志着两岸正式结束长达30年的军事对抗。
此后,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及关系的进一步回暖,1979年2月4日发行的《人民日报》更以整版篇幅刊登出10幅台湾风光的彩色照片,立刻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强烈关注。当日,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负责人周保昌和薛铁研究决定,为了让大陆人民更多地了解台湾的秀美河山,寄托对台湾同胞的关爱之情,特发行一套“台湾风光”邮票。
而这套邮票最终的圆满发行还要归功于两岸设计人员的通力合作。立项之初,邮票发行局十分重视原票的绘制,于是便主动与台湾民盟取得联系,经过与台盟副秘书长、台湾籍美术家沈抚的商讨后,确定了一系列台湾风景名胜的设计方案。设计者根据从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查阅、收集的图片和影像资料,绘制了第一组初稿。
初稿完成后,邮电部请到台盟副秘书长徐盟山提意见。徐盟山看后对其中的“鹅銮鼻灯塔”一幅提出异议:该灯塔有座炮台,炮口指向大陆,最好不要使用。此后,台盟方面还在北京支部邀请邮票设计人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提出“‘半屏山月夜’中应该以山为主,而不单单只突出塔,二者的大小比列应该再调整一下”等意见,力求邮票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另外,台湾方面的工作人员还表示“日照玉山”的画面虽然优美壮丽,但却没有反应出这座名山的最本质特点。由于玉山的得名来源于冬日里山顶的积雪,而玉山也是台湾地区唯一的“雪山”,因此邮票中绝对应当突出“雪”这一元素。可以说,来自台湾同胞的这些中肯的意见对此套邮票的设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最终,“台湾风光”邮票于1979年10月20日正式发行,全套6枚邮票描绘了台湾最经典的风景名胜,图案色彩亮丽,格调清幽,富有诗意。苍山环抱的日月潭、气势磅礴的玉山、历史悠久的赤嵌楼、波涛拍岸的沿海公路、飞流直下的天祥瀑布、明月映照的半屏山,处处寄托了天涯共此时,九州盼团圆的美好祝愿。30年后的2008年12月15日,曾经困难重重的“大三通”终于成为现实。从此,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再也不会被“一湾浅浅的海峡”所阻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