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是集邮研究的一项内容。齿孔,是在全张邮票各枚之间,用打孔机打穿小孔洞或压痕,以便撕开使用。已撕开的邮票边缘凸出的部分称为“齿”,凹进的部分称为“孔”。邮票有了齿孔,不但方便了邮局和用户,特别是在集邮活动中,集邮者可以根据齿孔的疏密和形态等异同,作为鉴别邮票真伪和区分版别、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齿孔是邮票使用十多年以后才有的。1840年5月,世界上第一种邮票——“黑便士”邮票在英国问世时,印制的是全张邮票,其中横行12枚,竖行 20枚,全张共有240枚。因为当时没有齿孔,邮局售票时要用剪刀剪开,很费事。1853年,爱尔兰人,铁路职工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他是怎样想出来搞这个机器的?传说是:有一次阿切尔在酒馆看到有个记者要把写好的新闻稿,分别寄给外地的几家报社,可是当记者取出所带来的全张邮票时,临时找不到剪刀,于是急中生智,取下领带上的别针,用针头在各枚邮票之间均匀穿刺小孔,顺利把邮票撕开,他从中受到启发。阿切尔前后花了7年时间进行研究,后经邮局同意,在整版“红便士”邮票上作试验,终于制成能在每枚邮票边缘连锁穿孔的机器。1853年6月,阿切尔的发明得到英国财政部4千英镑的奖励,并获得注册专利权。1854年1月,英国开始发行带齿孔的邮票。不久,瑞典、美国、加拿大也分别于1855年、1857年、1858年有了齿孔邮票。1878年,中国发行的首套大龙邮票,是有齿孔的。
齿孔疏密的计算单位称为齿孔度数,简称齿度。各种邮票都有一定的齿度,我国邮票目录上用齿度的英文首字大写字母“P”代表,国外则多用“Perf”。邮票的齿度,以横(即上下)齿度×直(即左右)齿度表示。如邮票目录上只注明P14,就是邮票横直四边在20毫米内的齿和孔的度数都是14,这称为单式齿孔。又如,P11.5×11,即表示横的是11个齿和12个孔,直的是11个齿孔,这称为复式齿孔。在鉴别同样图案的邮票版别时,查齿度即可辨认。比如,纪7《第一届全国邮政会议纪念邮票》齿度14的,是1950年上海大东书局印刷厂印制的;齿度12.5的,则是1955年上海印刷一厂再版印制的。集邮与鉴别邮票齿孔,用肉眼观察是难以做到的。1866年,法国集邮家勒格兰博士发明了测量齿度的“量齿尺”。尺上在20毫米的距离内,顺序印有各种疏密不同的齿孔并注明度数,使用时只要将邮票上的齿孔,对着量齿尺的齿孔慢慢移动,看到两者相吻合处,就是这枚邮票的齿度。量齿尺用卡片纸、透明塑料片或金属片制成 。
齿孔的形态,绝大多数是圆形的小孔。打孔是邮票印刷的最后一道工序,从打孔的效果看,有光齿、毛齿、盲齿和漏齿等。齿孔边缘干净光洁的称光齿,随着纸张质量和印刷技术的提高,现代各国邮票多是光齿的;齿孔边缘带有一些毛茬的称毛齿;由于加工失误,齿孔未通透只留有齿孔印痕的称盲齿;邮票边缘该打齿孔而漏打的称漏齿。有的打孔偏离正当位置,而打入邮票图案内的,称为齿孔移位,这种邮票常引起集邮者的注意。还有所谓点线齿,它不同于普通齿孔,是不穿孔的,是用带齿状的线齿模,在邮票边缘冲压出的印痕。小本票上的邮票,通常是三边有齿孔,另一边是裁切的。有的邮票只有上下或左右两边有齿孔,另两边是裁切的,这是供自动售票机使用的卷筒邮票(图4,瑞典)。此外,有为增加邮票品种提高集邮者兴趣而小量发行的无齿孔及异形齿孔邮票,如方形、菱形或在普通齿孔中间部位打上椭圆形齿孔等。也有的在邮票四角尖处,分别打上五角星形的齿孔,可谓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