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市场商品一样,产品一旦畅销,便会有伪造,假冒。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每一枚珍邮后又有赝品存在。仿制的邮票无论怎样与真品相似,总会留有这样或那样的纰漏。新中国邮票铭记
(1)赝品的分类
A全伪 就是将本无价值的物品进行加工,伪制成高档邮票品,以牟取暴利。如上世纪80年代初,几名不法分子将从画报上剪下的“稿”字四方连,几经处理,竟瞒天过海骗过了一位资深集邮家的眼睛,换走了集邮家24000元的邮票和钱款。还有一些地区大肆印制T46猴票纪念张,又不遵守邮电部的规定,将右下角面值处的斜线宽度减少在0.3mm以下,给不法分子可以乘之机会。他们将斜划线除掉,充当T46出卖,假“猴王”凌空出世。还有一种全伪票,就是被人们称为“花纸头”的卡通画片。看上去齿孔、面值、邮戳、背胶齐全,但是都是子虚乌有的国名。这类印刷精美的纸片多取材于童话、名画及动植物、体育等热门题材。“花纸头”的特征是:没有邮政实用价值,委托个人或企业代理发行,主题与发行国无关。
半伪
是指在价格平平的邮票基础上,进行细致加工,使其身价大增,陡然完成“布衣”到“贵族”的转变。
比如,1955年前的“纪”、“特”邮票多有“再版”和“原版”之分。邮票市场上“李鬼”不如“李逵”。于是就是人将再版票乔装打扮成原版票,以图多请几个“孔方兄”。除伪造邮票之外,其他诸如邮资封、邮资片实寄封之类的有大量赝品存在。
(2)赝品的鉴别
邮资爱好者起步伊始,往往急于丰富自己收藏,倾囊中所有,大量购进邮品,一些不法邮商乘隙而入,利用某些集邮者邮识贫乏、甄别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兜售赝品,坑害集邮者。为避免上当受骗,集邮者必须提高识别能力。这包括对邮票的要素(纸、水印、齿孔、前胶、版式等)的了解和对邮票发行背景的熟知。如果是及贵重的邮票,还可请教集邮协会中的一些行家。下面是一些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介绍给大家。
有齿与无齿
生肖系列中的鸡票T58《辛酉年》,有大量“半伪”品,即由小本票加工而成。小本票身上、下边没有齿孔,后打的齿孔在邮票四角显示出明显的不规则形状。四枚邮票拼成方连,中心形成一个圆孔。
《麋鹿》邮票发行时,有有齿和无齿两种票型。由于无齿票发行量小,本身售价高,所以就有人用有齿票改造成无齿票。真票为30mm×40mm,假票为29mm×39mm。
有字与无字
《蔡伦公元前邮票》有在正票上植入“前”字而成的,《开口第》也有改为“闭口第”的。鉴别事,将票面稍稍倾斜,后加的字或笔划因油墨不同,光泽会有差异,层次也不一样。
真封与假封
上世纪末,一些不法分子相互勾结,伪造了大量的JF1和JF2。经公安部门追缴,在6000枚封中,仍有1700枚散失于社会。这类封的特点是:纸质差,邮资图套色不准,文字、线条模糊不清。
④真片与假片
假的终究是假的。赝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欺骗一部分人,但它绝不会永久地欺骗所有的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高明的伪造术,也会被明眼人识破。和真片相比,假片表现为纸质薄、轻,裁切不齐,色彩浓重,在反面有渗透油墨的痕迹。只要对这些细节加以注意、甄别,相信一定能够“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