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见的漆器作伪方法
一般来说,漆器的作伪主要有仿款或改款、修补、仿断纹几种。仿款和改款是漆器作伪中最常见的手法。仿款多数是仿名家款,如将明初的漆器改成元末名家张成、杨茂的款。又如明末的江千里,嵌制杯盘极负盛名, 仿制者亦不在少数。一般来说,"千里"印中形制正方,笔势方折,或楷书、或带一二笔篆意的,多为江氏原作。而那些笔画圆转细健,均合篆法的,有很多是仿制的,而且多为清初至乾隆年间的仿品。此外,署有"江千里式"四字款的,更是当时的仿制之作。
传世卢葵生名款的漆器作品很多,大凡在干支年下或书画家名款后加刻行书"葵生"、"葵生制",隶书"葵生刻",楷书"葵生",或款后加刻"葵生"、"栋"字小方印的(卢葵生姓卢,名栋,字葵生,以字行〉,最具书卷气,确为卢葵生手制。盒外底正中或里底正中、格屉反面、砚底用图章蘸朱漆钤阳文正方双行篆印"卢葵生制"的,也多为精品。而砚侧刻"葵生监制"、"江督卢葵生监制",或盒面、盒外底正中、砚墙朱漆写阳文、阴文,或刻阴文长方篆字"葵生"小印并用的,质量稍差,则非卢葵生的亲手制作,可能是卢氏作坊制作,也可能是当时人或后人的仿作。
漆器改款的方法是刻新款或改旧款。刻新款要把原来的款识用漆覆盖或干脆刮磨掉,重新刻上新款。这种作伪方法从明代起就出现了,到清代还很常见。这种新刻的款识,有时因压在被刮磨的旧款上,刮痕往往可见。而刮痕上的漆因是新涂,难免与旧漆不甚相合,就留下了疑点。还有一种做法是用漆涂掉原款, 然后在惯用的位置刻上新款。这种做法粗看不易看出漏洞,但若是迎着阳光细看,能透过漆层隐约可见旧款。
修底补缀做旧痕是漆器作伪的又一种手段,它属于半真半假器。修补的工序一般包括清洗、剔腐、加强、补缀、漆地、做饰、磨损、作古、上光、掩饰等方法。总之,要将破损难看的器物,整理得像一件完整无损的器物,品相佳好。这种作伪法"整旧如旧",不能让人看出补痕,需要很高的技巧才能做到,而且也最容易迷惑人。鉴定每一件漆器,对它的各个地方都要仔细查看,看看有没有修补过的痕迹。例如修底,通常要把原底换掉或将器底重新修补刮磨髹漆,经重修或刮磨髹漆的器底,漆色总比较光亮和新鲜。如是刮修过改款的地方,漆色与原器的底部其他位置就有差别。并且器物表面,常有断纹。如果底款是原配的,其底部断纹就自然,但经改款的,断纹到款字附近,往往会消失,或不那么自然。
在漆器上作出断纹,也是仿古作伪的经常手段。这些断紋初看上去可能很像自然伸缩变化的结果,但只要仔细査看,就会发现作伪的断纹生硬不自然,与那种天然生成、大小相杂而决不紊乱、宛似行云流水般的断紋无法相比。一般来说,漆器存放的时间越长,经历的伸缩次数越多,断纹也就越多,且断紋式样也不一样。所以年代越久,漆器的断纹通常越多,且大距离断紋间又有^断裂,均匀自然,这是很难用人力伪造出来的。而同一时代的断纹,则因胎质、漆料的差别也有不同。如漆厚牢固者多疏断,纹理大。漆薄脆浮者多细断,易浮起等,千变万化,名目繁多,也是得之天然之功,难于模仿。所以,观察断纹也是漆器辨伪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明人黄成在《髹饰录》中提到,可以用闻气味来鉴别漆器,这也不失为漆器鉴别的一个小小的窍门。因为古代的漆器历年既久,自身的漆气味巳挥发殆尽,而新做成的伪品,即使造型、漆色、纹饰、断纹都仿得惟妙惟肖,但那一股新鲜的漆味却不易去掉,这在鉴别时是比较容易察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