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时期画珐琅烟壶停止制作,玉质烟壶也明显减少,清宫内廷的鼻烟壶制作已逐渐衰落。而此时民间制品大量出现,瓷质和玛瑙质品成为主流。
道光时期的瓷质烟壶品种除了前朝已出现的粉彩、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墨彩、斗彩等之外,又出现了红彩、五彩、雕瓷等新品种。此期的粉彩烟壶多为民窑制品,装饰题材以"蝈蝈图"为典型代表。道光时期民窑的各种瓷质烟壶的装饰题材,多为吉祥图案、历史传说故事以及风景人物、花鸟虫草等,较多地反映民俗风情。
此期流行的雕漆烟壶,造型多为长颈瓶式,以黄色釉为多,装饰图案繁缛华丽。而紫砂加彩鼻烟壶则是道光时期独一无二的品种。道光时期,各种玛瑙质料的鼻烟壶品种和数量都很多,亦颇为流行,其中以俏色玛瑙或以天然图案为主的玛瑙烟壶最为走俏。凡为清宫内廷制作的瓷质或玛瑙鼻烟壶,一般均在器底书写或刻有"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道光时期一些达官显贵和殷商大贾也都竞相自制鼻烟壶,并且往往在烟壶上落有私人堂款,因此,私家堂名、斋号的鼻烟壶开始出现,成为道光时期的另一个特点。目前所见鼻烟壶中属于道光时期的私人堂款有"行有恒堂制"、"建泉堂"、"缉熙堂制"、"慎德堂"、"睿邸退思堂"等楷书款。
咸丰、同治时期,鼻烟壶制作较前朝更为衰退,用名贵材料制作的鼻烟壶已显著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木制、漆器、银、铜等质料的鼻烟壶。在数量上仍以瓷质烟壶为最多,但在造型和品种上都缺乏创新。惟一值得注意的是此期在鼻烟壶的装饰图案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套路,出现了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戏剧和明清小说故事和描写市井生活的民俗题材等,常见的画面有三国、水浒故事人物等。以及北方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等,带有浓厚的平民气息。这是咸丰以后瓷质鼻烟壶在装饰题材方面的一个特征。
光绪、民国时期,鼻烟壶的制作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多仿造乾隆时期的;二是出现了内画鼻烟壶,并普遍流行。仿乾隆时制品主要有雕瓷、粉彩瓷和玻璃画珐琅,这些仿制品无论做得如何逼真,与乾隆时期的鼻烟壶比较最显著区别在于这些仿品的装饰题材多为清末常见的戏剧人物故事和衣着满族服装的人物,这些都是乾隆时期所没有的。另外,鼓腹造型的雕瓷烟壶或装饰图案中,有的不开光或开光方式简单的玻璃画珐琅烟壶,都与乾隆时期制品有明显不同。
光绪时期仿乾隆的粉彩瓷、雕瓷和画珐琅鼻烟壶一般都有仿"乾隆年制"的落款。前两者为篆书款,后者为楷书款。仿品的书体虽相似,但字体不够工整, 缺乏清秀之气,与乾隆时期制品相比,书法功力明显不够。此期的私家堂款有"素云道人制"、"颐养堂制"、"觯斋主人"、"陶工作"等。
内画鼻烟壶的落款方式与其他品种的不同,它是内画艺人用笔描画出来的"印",形同钤盖而成。各位内画艺人在题款、署名及画印方面都有自己的个人风格特点。如周乐元的内画壶作品常署"周乐元"三字,下有一白文"印"字方章,又有白文"元印"二字的楠圆形印。马少宣则常署楷书"马少宣",下有椭圆形"少宣"白文印。叶仲三署"叶仲三作"行书款,下有椭圆形"印"字白文印,或署"叶仲三"款,下有白文"画印"椭圆印。丁二仲常署"二仲"或"丁二仲写"。毕荣九则署"毕荣九作",下有一白文"印"字。阎玉田常署"玉田阎氏",押"玉"、"田"二印。这些内画艺人各自不同的落款、字体和印章款式,都是我们辨别真伪和断代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