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赝品的鉴别
集邮爱好者起步伊始,往往急于丰富自己收藏,倾囊中所有,大量购进邮品,一些不法邮商乘隙而人,利用某些集邮者邮识贫乏、甄别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兜售膺品,坑害集邮者。为避免上当受骗,集邮者必须提高识别能力。这包括对邮票的要素(纸、水印、齿孔、前胶、版式等)的了解和对邮票发行背景的熟知。如果是极贵重的邮票,还可请教集邮协会中的一些行家。下面是一些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介绍给大家。
①有齿与无齿
生肖系列中的鸡票T58《辛酉年》,有大量"半伪"品,即由小本票加工而成。小本票本身上、下边没有齿孔,后打的齿孔在邮票四角显示出明显的不规则形状。四枚邮票拼成方连,中心形成一个圆孔。
《糜鹿》邮票发行时,有有齿和无齿两种票型。由于无齿票发行量小,本身售价高,所以就有人用有齿票改造成无齿票。这种被称作"开刀鹿"的邮票,因为"手术"而使其票幅小于真票。真票为30mm X 40mm,假票为29mm X 39mm
②有字与无字
《蔡伦公元前邮票》有在正票上植入"前"字而成的,《开口第》也有改为"闭口第"的。鉴别时,将票面稍稍倾斜,后加的字或笔划因油墨不同,光泽会有差异,层次也不一样。
③真封与假封
上世纪末,一些不法分子相互勾结,伪造了大量的JF1和JF2。经公安部门追缴,在6000枚封中,仍有1700枚散失于社会。这类封的特点是:纸质差,邮资图套色不准,文字、线条模糊不清。
④真片与假片
假的终究是假的。赝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欺骗一部分人,但它绝不会永久地欺骗所有的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高明的伪造术,也会被明眼人识破。和真片相比,假片表现为纸质薄、轻,裁切不齐,色彩浓重,在反面有渗透油墨的痕迹。只要对这些细节加以注意、甄别,相信一定能够"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