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猴大、小版版号全同号现身网络,这种收藏几率可谓少之又少,为收藏界再增添一个品种。不过笔者觉得这种收藏之风不可助长。
对于收藏者来说,能够收藏到这样的全同号邮品的途径唯有高价购买。那么谁可以轻易得到呢?当然是截留主力!如果全同号收藏之风盛行,那么邮市的资金恐怕又要面临一场被圈钱劫难。现在新邮属于企业自主经营,其经营方式着眼点之一是利润。通过花样翻新,高价出售的情况已经不少。例如:丝绸、电子笔、香味、宣纸、四连体、不干胶等等,哪一个不是套人不浅呢?本来每年增加的各类邮品面值高达数十亿元,邮市的资金已经严重匮乏,再不断增加新花样无疑是给邮市雪上加霜。
在2003年小版发行初期,一些小版还在打折的时候,有人收藏对号小版,但还是局限于一套小版邮票范围内。后来这种对号小版并没有盛行起来,其市场价格也未比不对号的小版贵多少。这表明,邮品收藏没有走向歧途。邮票收藏的本质并不是版号的数字游戏,而是其文化价值带来的精神享受和升值。
追求全同号邮品的危害更大。因为截留主力拥有这种同号邮品易如反掌,成本也不会增加,来到市场就会瞬间翻多倍,这种轻而易举的圈走市场资金的行为如不得到抵制,那么邮市将会在此基础上,再陷入一个更深的资金匮乏的深渊。
众所周知,高价邮品是邮市发展的动力,但是这种高价应当是建立在其珍罕难得的基础上。如果部分机构可以轻易得到,那么这就算不上珍罕难得,也不会成为高价邮品。我们来看事实:清末的时候,大清邮政雇佣的少数洋员利用职权之便,在监印和加盖改值邮票时故意制造了一系列人为的错异变体,如所谓"红印花八宝"、万寿票的"四复八倒"和日本石印蟠龙五角异色票等。还有不少商埠邮局以发售邮票为主要营利手段,甚至大量滥印及故意制造变体票、加盖票、欠资票,骗钱敛财。大清邮政的软弱被洋人肆虐成为中华耻辱,今天再出现类似情况则是地地道道的腐败。当我们痛恨腐败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自觉地抵制,而不是推波助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