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快的邮政(三)
约在1838年,英国邮局同主要的铁路公司达成了关于使用火车运送邮件的协议。首列这样的邮件火车于1840年2月4日夜间在伦敦与特怀福德之间开始运行。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也正是罗兰·希尔进行邮政重要改革的时期。
在法国,首列邮政火车于1844年在巴黎和鲁昂之间开通。逐渐地每个国家都从使用铁路运送邮件中得到了好处,从而大大加快了邮件的处理和传递。
当时使用的邮政用品:装邮件的邮袋和邮箱,首先注意考虑的是应有特殊的保险性,其次,是用一种专门设计的、与众不同的颜色。英国的邮筒至今仍被漆成一种鲜红色。专用的可供信件分拣的客车厢有桌子、信件架等分拣人员使用的设备,现在通常设计成流动邮政局。在欧洲,它通常被称为流动车(ambulants)。邮件列车通过车站时,沿途送上的邮包放在专门的设备上,分拣好的邮包在相应的地点分发出去。在美国,火车在运行时用一种专门设计的钩子来接收邮件。
十九世纪末,从纽约到芝加哥的路线上出现了“防盗和防暴邮件”(Burglar and Collision Proof Mails)。这些车厢与列车上其它车厢间没有互通的门,并用钢板和加固梁做装甲,车顶上装有一片片很厚的玻璃,以加强车内的光线,夜间有一套极好的照明系统,便于进行监视,全体工作人员都有卧铺。由于有了各种国际协定,邮件列车能够在国与国之间长距离地传递邮件,这方面最好的例子之一是贯穿西伯利亚的铁路,这条铁路1891年开始建造,沿线设有邮局,自1900年起开办了邮政业务,邮件从莫斯科出发,通过铁路送到贝加尔湖的西岸,在不同的季节,分别利用船或雪橇穿过湖面,再继续用火车运到远东。1903年10月1日,这条线路首次对国际开放。这样,一封巴黎寄往远东的信能乘坐第125次邮政列车于晚上8:05离开巴黎向东而去,在经过莫斯科时要搭载邮件,然后经贯穿西伯利亚的铁路,通过叶尼塞河上半英里长的大桥,摆渡过贝加尔湖,20天后到达大连,从那里,中国的轮船用2天的航行到上海,再用2天便可到达日本长崎。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对这条线路造成很大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一次破坏了通信。在那次战争的前夕,一封从巴黎到上海的信经一般路线需30天,而经贯穿西伯利亚的铁路则只用17天。经后一线路传递信件在俄国公认的收费标准为每公斤15法郎,其它物品每公斤3法郎(不收明信片)。
(刊于《邮政指南报》第2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