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青铜器的X光世界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青铜器的X光世界

青铜器的X光世界

作者:佚名      收藏知识编辑:admin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这是一个泛着迷人的幽蓝色光彩的世界,林林总总的文物在这个世界里都变得清晰而透明我们将目光暂且只放在青铜器上,看这个经由X射线成像技术开启的新世界,到底是怎样的面貌?它如何辅助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其中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给司母戊鼎拍X光

  22年前参与拍摄国家博物馆[微博]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X光照片时的诸多细节,胡东波至今记忆犹新。作为王室祭祀用的青铜重器,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后期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水平。那时,国家博物馆为了做好司母戊鼎基础性保护工作,终于将其挪到了实验室。

  拍片前的准备工作是称重。因为当时没有足够大的秤,无奈之下,只得拿了三个磅秤一起称,最终读数加在一起才称出鼎的重量。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因为最终称出的重量和资料记载的数据少了几十千克,管理库房的人员还曾一度拒绝签收从实验室搬回的司母戊鼎。

  称重之后,就开始给司母戊鼎拍摄X光片了。国家博物馆当时还没有X光设备,所以从外面请了做工业X光探伤的公司来拍摄司母戊鼎。通过测厚仪检测,鼎壁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厚,但按照仪器检测的厚度调试后,X光摄像机仍然拍不透这件重器。工作人员很是苦恼,摸索了一整天也没有一个头绪。

  现在,已经拍过了数千件青铜器,并担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教研室主任的胡东波,当然知道当年的问题出在哪儿。原来,古代青铜器有锈蚀、气孔,仪器所打的点有可能打在气孔上或锈蚀层上,因此得出的数据也许并不是实际厚度。后来,事实证明司母戊鼎的确不是测出的那么薄。当年经过工作人员的一番摸索,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1990年,将X光等先进技术运用于文物之上,尚属刚刚起步,因而,大家的目光更多集中在借助这种先进手段,研究铸造工艺和结构,并不包括探求腐蚀原因等与修复保护直接相关的考量。正如医院给人体拍摄X光片能发现很多病变一样,人的肉眼看不到古代青铜器里面的锈蚀、缩孔、气孔等铸造缺陷,而在X光镜头下,一切都一目了然。

  那次拍摄,就发现了司母戊鼎的一个小秘密。

  司母戊鼎出土时,其实只有一个耳朵,如今我们所见的完整器是经过修复以后的。不过,在X光的镜头下,原本就有的那只耳朵,与器壁之间却也显现出一种不自然来,二者呈现出深浅不同的两个色系,中间还有一道弯弯曲曲的细线,胡东波怀疑,莫非耳朵和器壁并非一次铸成?

  为了确认这个发现,胡东波的同事、材料学出身的姚青芳取了两侧的小样来测内部的组织,最终确认二者的不同。科研人员又从X光片上发现了另一个有力证据,在鼎身与耳朵之间,存在着一种有助于支撑内芯的“芯撑”。种种迹象,都验证了大家的猜测——司母戊鼎铸成后,至少其中一只耳朵曾经出过问题,古人又对它做了重新补铸。

  那次拍摄,也打破了很多以前的直观印象,比如坚固性。事实上,看似坚固的司母戊鼎,并没有那么完美无缺。

  大家为从画面上看到的证据和结论兴奋不已,这证明X光片在探求青铜器铸造工艺上的科学性。“这一发现,与教科书上所得出的枯燥结论相比,太生动了。”胡东波说。

  就这样,一扇了解青铜器的新窗口打开了。在研究、保护青铜器方面,X光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并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成为胡东波的个人爱好。与之相伴随的,是这项技术日臻成熟,并被运用到诸多文物保护和修复上。截止目前,经过胡东波之手拍摄的X光照片已经超过了1万张。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