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一幅油画,为什么才十几年时间画面上就有细密的裂纹了呢?
在广东,保护油画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油画修复是怎么回事?被修复后的作品还能算是原作吗?
许多对艺术品收藏感兴趣的观众,很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鉴赏和保护作品。为此,如意画廊在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油画艺委会支持下,策划组织了面对公众的“专家带您看油画”系列讲座,首场讲座“材料与技法——来自油画修复工作中的体会”于5月11日下午举行,吸引了上百名观众参与。
积累鉴赏油画的专业知识
首场讲座由油画修复专家简宇曦和澳门文物保存与修复学会会长陈志亮主讲。两位专家一致认为,材料是决定油画生命周期的先天因素,延续油画生命周期需对其进行悉心的后天保护与修复,赋予油画更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场,两位主讲结合多幅使用不同技法与材料的油画原作,生动而详细地把油画的非直接画法、直接画法与混合技法知识展示给观众,让观众能直观油画原作,辨别油画的不同技法与材料,积累鉴赏油画的专业知识。同时,讲座还特邀了艺术家付毅兵现场示范其技法运用。
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执行会长、艺术广东董事长鲁晓昆表示,“专家带您看油画”系列讲座是商会成立以来首次学术讲座,接下来将会开展更多以学术结合市场的艺术活动。据悉,这一系列讲座一共有五场,将于今年内全部举办完成。此系列讲座将以不同的切入角度为出发点,从对油画的材料、技法、色彩、透视(Y轴)、语言、形式、风格(X轴)等元素进行深度剖析,到油画艺术史以及个案(Z轴)分析,试图通过三个坐标,带领观众系统地定义、阐述油画的艺术价值。
油画寿命由先后天因素共同决定
“任何油画作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衰竭的过程,这是不可逆转的。这由油画本身的材料和构造所决定。”简宇曦告诉我们,油画作品也像人一样具有“先天底子强弱”的问题,诸如画布打底、原料调配、绘画技法等先天因素,都与作品的寿命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老化过程的长短还直接受到外界环境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
除了油画颜料选择之外,另外一种重要的、却经常被普通观众忽视的决定油画寿命的内因就是油画的技法。这里所说的技法不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创作过程,而是指艺术家在油画的制作过程中驾驭所有油画材料的熟练程度。如简单地用普通鞋钉固定麻布来打底,就可能很快出现锈蚀损毁画面,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在现代生活中,导致油画老化和损坏的外界环境因素很多。尘污、昆虫、微生物、空气中的酸和水分、紫外线、温度和湿度变化、油画自重和地球引力等等,都会对油画的不同层次和各层次组合的稳定性施加影响。这些影响缓慢而持续,却无时不在,如不加以限制和通过人工干预消除,它们会逐步累积,互补互助,最终导致油画的毁灭——即到了无法修复的地步。
标准缺失成为油画修复面临的最大困惑
油画修复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根本上说,修复油画的目的,是要让油画以其本来面貌保存下来,使后人有直接观赏的机会。今天不要说去欧洲,只要去澳门就能观赏到一些教堂内珍藏的以木板作支持体和以鸡蛋作颜料的早期油画。“令人惋惜的是,目前国内有太多老一代油画家的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和长期缺乏适当的维护,状况都很差,有些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极度衰竭程度。这些作品100%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复和抢救。”简宇曦说。
然而在油画修复这一领域中,却面临着标准缺失、专业人才稀缺和市场化不完善的三大问题。简宇曦告诉我们,在美国,个人、博物馆、画廊和艺术院校的油画修复工作室有500多个(仅纽约就有60多个),其中拥有4至10名以上修复人员的大型工作室40多个,每年修复油画4万多幅。我们国内虽然收藏油画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无数。但目前只有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院、上海油雕院、广东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少数几家美术类机构有油画修复工作室且人员甚少。
除了人员稀缺之外,更大的问题是修复工作的标准缺失。谈到油画修复,经常会提到三个基本原则,即最小干预性,可逆性和可识别性。最小干预性要求修复只针对缺损、毁坏的部分,不要干预其余的部分;可逆性要求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以除掉重新来过的;可识别性是要求修复的部分肉眼可以辨识出来的。但是目前这些方面还都没有可量化的标准。
广东地区尤其要小心油画发霉
“广东位于东亚季风区,台风频繁,湿度很大,这是油画保护需要面对的问题。”陈志亮介绍说,油画的保护对空气质量有要求,“举个例子,昨天广州下大雨,湿度很大,画布就会松弛,今天阳光很好,它又会收缩,这对油画保护是不利的,会造成颜色的开裂。”
在广东保护油画,除了要小心龟裂、脱落、腐蚀、虫洞等常见问题之外,还要特别预防发霉。“从修复的角度说,油画发霉是最头痛的问题了,它可不像皮具那么好解决,一旦发霉,霉斑就可能渗透到颜料深处或者画布背面。修复处理可以杀死霉菌,但是不一定能清洁掉已经形成的霉斑,所以一定要隔绝潮气,以预防为主”。
此外,两位油画修复专家要提醒收藏者的是,油画存放的时候最好不要卷起来,否则会造成颜料的变形和刮擦,在卷折的部分,颜料在干燥过程中会更快地脱落。
本版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专访
简宇曦:WIFI也可能对油画产生伤害
简宇曦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于法国阿维尼翁美术学院教授马克·梅赫执教的油画保存修复研习班、澳门文保学会举办的第一届油画保存修复进阶班学习与探索,致力于油画材料与修复的研究与实验,有丰富的油画修复经验,多次成功修复各地博物馆藏画及名家作品。曾参与湖南省韶山毛泽东遗物博物馆馆藏油画《毛泽东参加一大》等十六幅油画作品和虎门硝烟博物馆馆藏油画《虎门之战》等四幅油画作品的修复工作。对于油画的保护与保存,他有许多心得要与读者分享。
信息时报:请介绍一下珠三角地区油画保护的难点和要点?
简宇曦:如刚才所说,珠三角地区油画保护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气候,还有空气质量的问题。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广州正在加速建设无线城市)各种电器设施、设备所产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又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电磁波,也可能会构成对油画收藏的不利影响。包括一些WIFI、无线信号的发射等等,这个影响究竟到什么程度,还在评测当中,有待观察。
信息时报:普通家庭无法做到恒温恒湿,是否就不能够保存好油画?是不是放到画廊来保存比较好?
简宇曦:只要是没有很明显地破坏画的因素的话,其实问题不是很大,平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平时要注意观察画的变化,一般有油烟的地方肯定不要放了。像客厅这种地方,要是潮湿的可以开空调,否则还是可以的。油画也不至于那么娇气。
信息时报:抽烟对家庭保护油画会不会存在危害?
简宇曦:有。主要是抽烟产生的焦油会停留在画面,时间久了,会形成黄斑。还有就是焦油、尼古丁会和油画的材料产生化学作用,这个化学作用具体会变成什么样子,还需要看它的具体物质。包括空气本身的物质,还有油画本身的材料物质。只有知道它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才能根据这个情况进行具体的修复。
信息时报:有些读者说自己收藏的油画上面有一些小小的裂纹,他觉得这个说明他的画是真品,是真迹,这个您怎么看?
简宇曦:不能单靠一张画上面有裂纹就判断是真品还是赝品,因为这种裂纹是由画本身使用的材料的物理本质和化学本质决定的。如果是用油画材料去仿造一张赝品的画,那这种画也是会有裂纹的。
信息时报:陈志亮先生提到,油画修复中可能是在保护层上面再加一层涂料,那么我们是否还能认为它是一件真品,是一件原迹呢?
简宇曦:正是因为他上了这样一层光油,才显示了他对原作品的尊重。上了一层隔离油,是保护原作品的原始面貌;上了光油之后,继续再上涂彩。修复的一个原则是所有加上去的东西都可以还原,所以说并没有改变原作品。
信息时报:我们知道,近年来20世纪中国近现代画家的作品已经越来越受市场重视,有读者提问说,这些作品很有历史价值,但是材料和技法上是不是受到时代限制而不够完美,那么在保存上面会不会有风险?
简宇曦:当时的作品可能会受物质匮乏或者材料的限制,可能在材质上达不到欧洲的那个程度,但是不代表说这种油画就难以保存,因为这个是可以对它载体上面进行修复,比如说用裱褙法,在它的后面贴一层新的画布。在考虑收藏油画时,它产生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才是这张画的真正价值所在。
信息时报:还有一个问题是,近年来许多画家会尝试使用新型的甚至是实验性的材料在创作,这些使用了新型材料的作品在保存时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简宇曦:不能这么说,油画的传统材料经过几百年历史的时间考验。然后像丙烯这种材料也就出现了几十年,一百年以后的问题现在谁也不知道。就目前来说,如果是质量较好的原材料制作出来的油画,它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当然,如果说在油画当中加入了奇特,或者更新型的材料,这个还是有待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