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和陈梦家所藏的明清家具大多用珍贵的黄花梨木和紫檀木制作,是国内现存为数不多,并且见于著录而蜚声海内外的精品,其中部分器物是传世明式家具中的孤品,对中国古代家具的研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形貌昳丽,内外蕴藉
——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重点展品赏析(一)
文/刘刚(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 图/上海博物馆
在构成明清家具馆的展品中,清式风格大多出自上海博物馆原有的馆藏,而明式风格大多来自北京的王世襄和陈梦家的家具旧藏。两位学者是国内八十年代以前最重要的明式家具收藏家,其藏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令人称羡。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比邻而居的他们,学识相近、意趣相投,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收集明式家具以来,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各自丰硕的成果。往事随风,人生如梦,后来陈梦家所藏26件和王世襄所藏79件最终以上海博物馆为最后的归宿而不再流散飘零,下面将重点诠释部分展品,以加深对其外形和内涵的认识。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图1)
王世襄旧藏。黄花梨木是制作四出头官帽椅的首选木材,其天然纹理最适合这种椅式,自然天成的木纹与优美大方的椅子造型相得益彰,该椅的造型极具韵律美,而流畅变幻的木纹又赋予了它无穷的动感。该椅搭脑、靠背板、扶手、联帮棍、鹅脖都有相当弯曲度,这些刻意造出的弯曲既费工又费料,在使用时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舒适感略有增加,但其装饰性还是大大超过了实用性。座面下的券口,既是装饰,又起加固作用。在传世实物中,这种造型较为常见,是一件标准的四出头官帽椅,也是一件审美价值较为突显的实例。
铁力床身紫檀围子罗汉床(图2)
铁力床身紫檀围子罗汉床王世襄旧藏。罗汉床的尺寸较小,只容一人。有束腰,鼓腿彭牙内翻马蹄式。用途比较特殊,多用于日间起居或小憩。陈设不限于一处,可视主人生活方式或气候变化随处安置,厅堂、书房,室内、室外皆可,以应不时之需。罗汉床因围子形似建筑结构中的“罗汉栏板”而得名。攒接工艺形成的曲尺图案产生了凝重空疏的视觉效果,又是对边角小料的巧妙利用。其下部结构与榻全同,区别只在多了围子。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图3)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王世襄旧藏。靠背板透雕精美,上为螭纹开光,中为麒麟葫芦、云纹及山石灵芝纹,下为云头纹亮脚。座屉横材立面浮雕双螭纹线条流畅。该椅用材粗硕,腿足上端转弯处和联结扶手处装托角牙子,雕螭纹,起加固与支撑作用。凡交接部位多用铜饰件钉裹,兼顾实用与美观。椅圈腾空处极易断裂,故以金属棍连接腿足弯转部位,这样既可以稳定椅圈,又可将椅圈的承重经由金属棍导向腿足直至地面。整体比例匀称,线条流畅,造型舒展大方,其设计体现了美学与力学的统一。
黄花梨高面盆架(图4)
黄花梨高面盆架陈梦家旧藏。用以承放面盆,披挂毛巾。主要运用圆雕、攒接、斗簇等技法,集多种吉祥纹样于一身,其中有象征祥瑞的灵芝、寓意“好运连连”的四簇云纹、以及借鉴于建筑结构“望柱”上的仰覆莲纹等等,把企求生活美满的愿望通过一件日常生活用具表达出来。其挺拔的造型洋溢着流动、舒展的美感,疏朗有致的饰纹给人以空灵、通透的视觉感受。
黄花梨透空后背架格(图5)
黄花梨透空后背架格陈梦家旧藏。如明代造园专著《园冶》中所绘的波纹式栏杆图案就出现在这件架格的后背上,空间在此被弯曲的短材分割成组合图案。透过正面和侧面层板间的壸门轮廓可以看见后背的波纹扇活,两种艺术化的平面图形在透视中发生关联。壸门券口如同舞台的空间轮廓,透空的波纹扇活如同舞台背景,烘托出空幻之感,相互映衬之下,一个诗意的立体空间构型产生了。空间相互映衬,透过一个空间能看到另一个空间,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形态也产生变化,这些表现手法都受到园林建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