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森
与藏书印不同,作为藏书者的标志,国外普遍用的是藏书票。一般采用版画形式,多采用木刻、铜版、石版等,彩色、黑白都可以。藏书票最大不超过12.8cm,小的犹如邮票。国际通用的体例,要标明EXLBRIS字样,中文意为“我的藏书之一”,并有藏书者的姓氏。藏书票的内容无一定限制,大都由藏书人的兴趣自由选定。藏书票一般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这和国外的书籍装帧有关。
外国藏书票始于何时尚无确凿资料可证,一般认为藏书票发源于德国。现存最早的一张藏书票大约制于1450年(也有推测为1470年),5英寸半乘7英寸半大小,画的是一头刺猬嘴里衔一枝野花,脚踩落叶,上面一绺缎带写一行德文,意为:慎防刺猬随时一吻,大概是防别人偷书吧。
另一张早期的德国藏书票,只有2寸见方,画的是一天使手捧纹章,经考证是勃兰登堡家族所用的藏书票。以后藏书票开始逐渐在英国、法国、波兰、俄罗斯、美国等兴起,收藏藏书票也成为一种风尚,它被誉为“纸上宝石”的艺术品。
本世纪初,藏书票开始传入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藏书票是关祖章藏书票。这枚藏书票粘贴于1913年出版的《图解法文百科辞典》封里。画面是一位头戴方巾的书生,正秉烛展卷,四周堆满了线装书,画上方一行楷书“关祖章藏书”。据陈子善先生考证,关是广西苍梧人,“出身美国伦斯莱大学工程师”,历任交通部工程师、梧州工务局局长、平汉铁路工程处处长。这是一位早年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这枚藏书票有趣在于,用传统的西方艺术形式,负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藏书票大量兴起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和鲁迅的倡导不无关系。鲁迅是中国现代木刻的创始者和木刻运动的组织者。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木刻作品,也涌现了一大批青年木刻作者。我国最早一批木刻版式画家大多得到过鲁迅的指导和帮助。
1934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创办了现代版画会,由李桦主持,会员有赖少奇、刘仑、唐英伟等。画会出版了手印本《现代版画》丛刊,皆是会员原作。丛刊每期都寄赠鲁迅先生评阅。
画会在与日本同行交往中,接触到日本藏书票,于是大家也刻印起自己的藏书票。1935年5月在《现代版画》丛刊第9期开设了一个《藏书票特辑》,发表了李桦先生和其他5名会员的12张藏书票作品。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藏书票拓印本。世存两本,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各藏一本。
2000年7月8日,在为《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一百周年藏书票》出版发行文化研讨会上,北大图书馆拿出了这部“老古董”,引得满堂惊叹。
1935年的《现代版画》第18期,又发表了一些藏书票作品。因为是初期的作品,水准自然不高,唐弢认为:“大都着重于图案的试作,并非真为藏书而刻。内容方面,志在保持东方趣味,如刘宪、陈仲纲自作的藏书票,都采用汉代石刻上的图案。陈仲纲更以古文‘仲纲藏书’四字相配,完全中国作风,倒也别开生面。”1937年,日本艺术家佐藤米次朗在出版手印本《趣味的藏书票》中收入了李桦和陈仲纲、唐英伟、刘仓、潘业的9幅作品。这是我国藏书票艺术最早的一次参加国际交流。
叶灵凤是我国藏书票的重要开拓者。他所撰《藏书票和藏书印》是我国较早介绍藏书票的文章。1933年他设计了“灵凤藏书”藏书票,在灰纸上拓印黑版,“灵凤藏书”四个红色的大字,醒目得体。1985年北京曾举办《叶灵凤收藏的藏书票展》,展出了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收藏的各种藏书票,对推动我国藏书票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