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专门收藏古币,更没有刻意搜集宋钱,但近日偷闲略加检点,发现寒斋所存北宋徽宗时期的钱币竟有近千枚,其中仅名泉大观通宝就有百余枚,借此钱名调侃一句,也算得上“洋洋大观”了。统观这些钱币,铸制精整,书法俊美,品类繁复,版式多变,人赏玩至醉,令爱不释手,进而对宋徽宗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丰富的回想,对中国钱币史和钱币收藏进行深入的思考。
中国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不乏名钱,也不乏名帝,但像徽宗钱这样由名帝打造出名钱的却并不多见。
宋徽宗赵佶是位名帝,但这位“名帝”不同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以及康熙乾隆那些名帝,那些人或开创基业、一统天下,或缔造盛世、大展宏图,而在后世百姓的印象中,宋徽宗是靠两位旁人出的名。一位是汴京名妓李师师,《水浒传》中写了宋徽宗与李师师的三次风流,好像有一次宋徽宗还是钻地道驾临李师师家,宋徽宗由此在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中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故事。另一位是抗金名将岳飞,几百年来,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通过小说、戏曲、曲艺、小人书等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20世纪70年代末,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在各地一百多家电台同期播出,使全国人民都知道,大敌当前却让位做了太上皇的赵佶及其子宋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国,岳飞为“迎请二圣还朝”而浴血奋战,最终蒙冤遇害。宋徽宗沾李师师、岳飞这两位的光出了名,但这名出得实在不光彩,前者证明他在生活上荒淫腐败,后者反映他在政治上丧权辱国。
其实,宋徽宗在执政初期未尝不想有所作为,他的第二个年号“崇宁”,即崇尚熙宁之意,“奉神考恭行之志,绎绍圣申讲之文”,“慨念熙宁之盛际,辟开端揆之宏基”,显然倾向于新党,有改革变法的愿望。在文化艺术上,他开创新风,建立书院画院,研究博古鉴藏,讲修五礼新仪,兴办学校道观,意图以文致太平。流传后世的《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名著,、就是在宋徽宗的提议和支持下由官方编纂的。徽宗本人才华横溢,书画、吹弹、声歌、词赋无不精擅,有画迹和词集存世至今,人们常常把他与同是亡国之君兼文艺奇才的南唐后主李煜相提并论。
无论宋徽宗在历史上、在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如何,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对这位皇帝都是心存感激的。泉友们聚在一起常念叨:要是没有宋徽宗,哪会留下这么多好钱啊。徽宗钱被誉为宋钱巅峰、古币经典,无疑与宋徽宗推行重视文化的政策及其个人高深的艺术造诣分不开。宋徽宗被后世钱币学家推为铸钱能手,与新朝王莽并称“铸钱二圣”。马克思主义从不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中国钱币史上的宋徽宗就是个典型。
徽宗时期,官方货币发行政策发生了全面、剧烈的变动。在铜钱铸行上,第一次在全宋范围内推行当十钱;在铁钱铸行上,把夹锡铁钱推向四川、陕西、河东以外的地区;在纸币发行上,把交子改名钱引,一度推广到全宋。因此,收藏徽宗时期钱币,意义绝不仅限于钱币本身的价值,它们还包含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大量信息。
徽宗于1100年正月即位,次年定年号为建中靖国,铸国号钱圣宋元宝、通宝,后面五个年号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都铸有年号钱,分为元宝、通宝和重宝,其中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钱文为御笔亲书的瘦金体,而后期以对钱为主,钱文书体变化无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宋徽宗的瘦金书,笔法刚劲清瘦,结构疏朗俊逸,气度阔大深远,在中国书法史上独占一格,并为后人纷纷模写。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宋徽宗以御书铸制钱币,推行他“天骨遒美,逸超霭然”的瘦金书,令流通传播于天下。较之纸绢,以金属铸成的钱币更易于流传与保存;较之碑帖,钱币上的文字更易于随时与民众接触。历代文人喜欢收藏徽宗钱,主要是喜欢瘦金书的“骨秀格清,令人意远”。有鉴赏家曾云:吾人收罗此泉数百“种,陈览于绿窗绮几之间,直无异展开一部瘦金字帖也。”宋徽宗御笔书法早已成为国之至宝,一纸难求,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作为徽宗瘦金体书法艺术的物质载体,不能不为收藏界所珍视。
徽宗钱版式极多,令人集不胜集,永无止境,这也是很多收藏者为其痴迷一生的重要原因。我统计了下一,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北宋铜钱》一书中,徽宗铜钱版式占北宋铜钱版式的三分之一强;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宋铁钱》一书中,徽宗铁钱版式占整个北宋和南宋时期铁钱版式的四分之一强。仅以崇宁通宝为例,日本古钱学家今井贞吉在1899年编著出版的《古泉大全》中就已经开始总结介绍崇宁通宝的版别。在崇宁通宝研究成果中,《古泉大全》收录崇宁通宝版式77种,《崇宁通宝分类图谱》收录400种,《北宋铜钱》收录300种。有专家认为,2013年嘉德春拍以一百七十多万元高价拍出的同嘉堂藏崇宁通宝大系,收集了三百余种崇宁通宝大类,基本涵盖了目前已知的崇宁通宝的版式钱,而且还有大量的珍罕版,其中有数十种为钱谱所未载的仅见品,这样完备的崇宁通宝集藏,当是收藏家呕心沥血之作,殊为难得。
徽宗钱素以铸造精美著称,以至像我这样粗通古钱的人,也只需看钱背,就能马上从一堆古钱中识别出崇宁通宝或大观通宝来。这样严格的规范化铸钱固然与皇帝高度重视有关,而防止私铸也是原因之一。因当时铸行不足值大钱,民间私铸成风,所以官铸不惜工力,务必精益求精,与私铸钱泾渭分明,从而便于纠发制止,同时促进铸钱技术的飞跃。据专家分析,当时可能采用特别细腻范型砂,或以磁模或以失蜡法铸造母钱来提高子钱精美程度。更有专家认为,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铜母钱能够做到不需修整任何字口,铸造精度便直接达到母钱甚至原母钱的水准,这种技术能力竟连七百年后的清代母钱也难以做到,时至今日依然匪夷所思。即使是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中很多普通的行用钱,其精美程度之高,也完全可以混同于母钱,甚至比其他年号的母钱还要精整。
很多历史书都着重讲徽宗时期通货膨胀,积贫积弱,最终导致北宋灭亡;但当我们欣赏徽宗时期铸造的精美钱币时,可以想见的却是,有宋一代,经济是多么的发达,文化是多么的繁荣。
虽然宋徽宗时代已过去将近九百年,但有人估算,目前存世的徽宗钱仍有上亿枚,这无疑为历史研究和文化收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北宋各朝钱币中,徽宗钱在收藏市场上整体价格一直是较高的,但与中国历代名泉大珍相比,徽宗钱却又属于“物美价廉”的。东西很好,但因存世量不小,所以具有潜在的收藏空间。这或许也是我得以集存了近千枚徽宗钱的主要缘由吧。
作者:罗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