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义
前几天,河南省项城市新一高附近发掘出一处古墓,现场发现一具保存尚为完好、身着清朝官服的干尸,文物部门负责人表示,从死者官服官帽上看,死者生前官位应不高。文物部门是怎样根据官服官帽去判定的呢?我们从清朝官员不同的级别穿不同的官服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了。
在我国古代,官员的官服是不能乱穿的,不同的级别要穿不同的官服,这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周天子是穿黑色的上衣,赤黄色的下裳,上面分别绘有六种纹饰,其中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为“上六章”;下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为“下六章”。这被后世称为“十二章”的纹饰,直到明朝皇帝的朝服仍在沿袭。
天子的朝服都为十二章纹,朝中大臣的官服当然也是各有所别。就拿明朝来说吧,文武百官的官服都是前胸和后背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服”。“补服”上文官绣鸟类图形,武官绣兽类图形。同是文官,所绣图案也因其官级高低而不同,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雀,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鸬鹚,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清朝当然也不例外,官员的袍子仍有等级之分。皇帝和皇太子穿龙袍,皇子穿龙褂;官员穿蟒袍,三品以上的文官袍上绣九蟒,四品以下的文官袍上绣八蟒,七品以下的文官袍上绣五蟒。所以,文物工作者根据干尸上的清朝官服断定干尸生前的官位。
还有一个,我们从项城市文物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取走的干尸身上的官帽上,也能辨别其生前官职的大小。
我们知道,古代官员有戴“乌纱帽”一说,史料记载,宋朝宰相寇准有一次微服私访,路遇一老翁,老翁对他跪拜迎送,十分恭敬。寇准很奇怪,便故意问道:“老人家,我不是朝中大臣,你为何对我如此客气?”老翁笑道:“大人休要再瞒我了,刚才你过狭巷时,左看右看生怕碰着你的头颈,说明你是戴惯纱帽的。如今你虽没穿朝服,但我还是能看出你的身份来的。”这也是习惯成自然呀,寇准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这样的乌纱帽,到了明朝不但仍然在戴,而且是一条死规定了。朱元璋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朝廷明确规定,官员上朝和办公必须穿统一制服,戴统一纱帽,穿统一团领衫,束统一腰带。只是到了明世宗的时候,缩短了纱帽双翅的长度,调整了纱帽双翅的宽窄,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反而越窄了。
清朝初年顺治帝入关时,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等到清室的统治巩固以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为红缨帽了。乌纱帽虽然变了,但改来的红缨帽,等级观念更加森严了,官员的“顶戴”,一点也不能马虎。所谓“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各品的帽顶,不但色泽有别,而且在同色之中也有差异,一二品虽然都是红的,但有纯红和杂红之分;三四品虽然都是蓝的,但有亮蓝和暗蓝之别。
不仅如此,各品的顶戴上,所戴的东西也有明显不同。一品戴珊瑚,二品戴起花珊瑚,三品戴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四品戴青金色或蓝色涅玻璃,五品戴水晶或白色明玻璃,六品戴砗磲或白色涅玻璃,七品戴素金顶,八品戴起花金顶,九品戴镂花金顶。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官员除了正常的“顶戴”外,还有“花翎”之说。不要以为这些“花翎”只是鹃翎和孔雀翎,那样,我们就小看它们了,它们都是皇帝特别赐给的,只有那些有大战功的人,或者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能获此殊荣。
就这还不算,这些人获戴“花翎”时,也有严格的区别,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能获赏蓝翎,五品以上的官员获赏单眼花翎,双眼花翎只能赏赐给那些更大的官员了。至于三眼花翎,就更不用说了,它只是亲王、贝勒等皇族,或者是有特殊功勋的上臣们的专利,其他人根本无法问及。所以,文物工作者通过官服官帽确定干尸生前身份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
(原标题:清代官服话官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