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基永(广东文献学者)
广州城内没有高山,只有几处小小的土堆,不过在崇尚写意的文人看来,只要有树有池,就是山水,就足以登山。手头翻出一页咸丰年间广州文士的诗稿,里面就记录了一次登高雅集的盛况。
诗的作者李长荣,南海人西樵人,长住广州。他所住的书斋叫“柳堂”,在城南太平门附近的河涌旁边,风景秀丽。道光到咸丰初年,柳堂经常举行各种诗词雅集,李所编的大型广东人诗集,叫《柳堂师友录》,每人一卷,蔚为大观。他也俨然成为广州当时诗坛的一个联络者。
咸丰甲寅(1854),李召集了一次小型的重阳登高赋诗会。参加的名流,如香山诗人黄培芳,邓瑶,画家梁琛,邓大林,郑绩,通常广州城居民登高首选的当然是白云山,至少也会去城北的越秀山之类,可是这次雅集只在城中举行,地点则是“广州郡学宫内番山”,广州郡学宫就是今天文明路的广州工人文化宫,而番山还保留了一堆小土,在今日文德路孙中山文献馆的一角。番山是广州城内两小山坡之一,到清末已经只剩学宫里面的一堆泥土大小。
这帮名流之所以要在这略显狭小的空间雅集,也和当时广州大环境有关系。当年太平军正在湖南一带激战,朝廷应对不暇。而广东则有李文茂等人带领天地会在佛山一带叛乱,广州城外到处是战火,因此该年的重阳,广州居民应该还是在惊惶之中度过的。
了解这个背景,李长荣这次雅集的诗也就能读得通顺了,他写道“秋来杀贼连番捷,城内登高有几家”,正是说广州居民自顾不及,还哪有闲情去登高赋诗。当时参加雅集的,如郑绩、黄培芳,都已经是白头老人,能有这般兴致去登高吟唱,也可见广东风雅的传统确实是流传不衰。直到当年冬天,天地会才被两广总督叶名琛所剿灭,并且在各地大肆屠杀党徒,血流成河,这又不是诗人等所乐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