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洞藏国宝六百年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洞藏国宝六百年

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洞藏国宝六百年

作者:佚名      收藏知识编辑:admin     
鸽子洞发掘现场 鸽子洞发掘现场 湖色暗花绫彩绣莲生贵子带饰 湖色暗花绫彩绣莲生贵子带饰 茶绿色绢绣花尖翘头女鞋 茶绿色绢绣花尖翘头女鞋

  文_孙慧君

  1999年,河北隆化县西北境一个野鸽子出没的山洞里,有了震惊中外的发现——元代窖藏。

  深山古洞见珍奇

  河北省隆化县西北境的湾沟门乡窑沟正南面有一座山,当地人称它“窑沟前山”。前山上耸立着孤零零一座突起的岩峰。岩峰的南面有一山洞,竖长方形的洞口坐北朝南,高大宽敞,光线充足,冬暖夏凉。洞内泉水汩汩,顺着石壁渗入洞下。因常年有成群的山鸽栖息于此,当地人便称它“鸽子洞”。鸽子洞地势险峻,非常隐蔽。前面百米悬崖,荆棘丛生,人无法从正面进入。只有左侧山路盘旋,一条布满碎石,宽仅容人的小路可以进洞。当地人讲,近年除偶尔有人在洞中用炸药炸山鸽以外,平时人迹罕至。

  1999年1月21日,是农历的腊月初六,东梁顶村的张立满、周国海、周国振、张振川等4名少年拿着刀锯到山上打镐把(寻找适合做镐头柄把的木料)。严冬腊月,山风呼号,透骨钻心,冻得难耐的孩子们进入鸽子洞避风。一进洞中,顿觉暖意融融,他们便嬉戏打闹起来。此时,张立满见洞中央地势较高的地方露出桦树皮,还有布角,他用力一拽,竟从土夹碎石的地层中拽出一个粗布包袱。孩子们急于看到内里的东西,用刀锯锯开布包,发现是些衣服、鞋、布片、骨器,还有一些带字的纸张。他们以为是死人的东西不吉利,于是有人拿了几张字纸,有人拿了一枚铜钱,还有人拿了几件骨角器,把其他东西抛散在山洞内外,便各自回家。随后,鸽子洞里发现东西的消息便在几个村子传开了。

  时任茶棚村支部书记的韩文贵,他是1976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组建三级文物保护网时由河北省聘请的文物保护员,听过文物保护课。得知鸽子洞发现东西的消息,他敏感地意识到可能是文物,就让儿子韩伟和女儿韩艳秋上山把扔在洞内外的东西捡回来收好,又往返50多公里山路,到乡政府给隆化博物馆打电话(当时只乡政府有一部电话),博物馆的电话因欠费停机,未能联系上。此时大雪封路,班车不通,无法找人捎信。在此期间,几个文物贩子找到韩文贵家,要出高价收买出土的东西,均被韩文贵严词拒绝。直到3月份,这个消息才传到隆化博物馆。

  1999年3月25日,隆化博物馆派专业人员周奉东、王晓强二人赶往湾沟门乡窑沟脑村调查此事。他俩到茶棚村东梁顶自然村时,天色已晚,只好住到茶棚村主任刘景文家里。第二天一早,二人便步行10几里山路赶到窑沟脑的韩文贵家,说明来意,韩文贵以为又是文物贩子行骗,直到王晓强拿出盖有县政府钢印的文物执法证时,韩文贵才确信不疑,便把他收集的东西拿出来,并提供一些文物流失线索。随后周、王二人不顾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在冬日夜晚的黑暗中,迎着寒风,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地逐家走访,第二天又到鸽子洞内外搜寻,两天徒步百余里,从几个孩子手中找回6件文书,一枚五铢钱和几件骨角器,连同韩文贵收藏的,共收集文物61件,于27日带回隆化博物馆。此后,隆化博物馆先后7次派人赴窑沟脑、东梁顶、湾沟门等地群众中调查走访,在湾沟门乡政府大力支持下,又先后收集到角器、银饰等几件文物。经整理修复后统计,共收集到文物67件。

  有个疑问,窖藏主人掩埋这些东西时肯定不会裸露在外,这个包袱怎么会破土而出?根据当地群众的说法,近年有人在洞内用炸药炸山鸽时,是把炸药放在洞中央的地面上,很可能一次次地将土石掀起,使掩埋的土层越来越薄,以致埋藏的东西露出地面。人们都是在夜晚山鸽归宿后进洞燃放炸药,虽然已经露出布角,黑暗中却没人看见,最终被几个偶然进洞的孩子发现。

  这个偶然的发现,却揭露了一个尘封600多年的秘藏,让世人为之震惊。

  看似无奇却有奇

  1999年3月28日是休息日,我牵挂着周奉东、王晓强二人去窑沟脑村调查之事,便早早到了博物馆。听二人讲述了发现和征集经过,从纸箱里取出几件残破的至正年间的文书,又打开一件尺幅很大的色彩鲜艳的丝织品时,我惊喜地脱口而出:“这是元代织锦!”

  又仔细看了鞋、帽、衫、和五颜六色的丝织料片与一些骨角器,认真辨读了几件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的文书后,讨论的结果:此为元代窖藏,是重大发现,要尽快请专家鉴定。

  1999年4月8日,我到北京找到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刘东瑞秘书长,请求组织专家鉴定鸽子洞出土文物。

  1999年5月19日,刘东瑞秘书长会同故宫博物院张宏源、张淑贤研究员与北京市文物商店文物鉴定专家华义武4位先生到隆化博物馆,对鸽子洞元代窖藏文物进行鉴定。专家们对每一件丝织绣品的质地、织造工艺、经纬密度、刺绣纹样、色彩、针法、尺寸逐一认真观测、分析、研究,为每件文物定名、定级。鉴定过程中,专家们对这批珍贵的丝织绣品赞不绝口。最后,当织锦被面放在案上展开时,几位专家几乎同时拍案而起,异口同声地说道:

  “太珍贵了!太珍贵了!”

  只见被头的鸾凤展翅相戏穿飞在黄、褐牡丹与绿叶之间,蓝的地色犹如青天,花样生动鲜活。被面主体纹样蓝、褐、白色的牡丹、莲花相间勾连,绿叶陪衬,图案密而不繁,保存完好,色泽鲜艳。专家们研究定名为“元代褐地鸾凤串枝牡丹莲花纹锦被面”。一致意见,定为一级文物。异口同声评价为“绝无仅有”,“堪称国宝”。

黄色云纹暗花缎(整体)黄色云纹暗花缎(整体) 白色马尾环编鸾凤戏莲纹面罩白色马尾环编鸾凤戏莲纹面罩

  专家们工作了3天,共鉴定丝、棉、麻织绣品45件,其中“褐地鸾凤串枝牡丹莲花纹锦被面”、“蓝地灰绿方菱 卍 字龙纹花绫半臂夹衫”、“蓝绿地黄色龟背朵花绫半臂袄面”、“绿色暗花绫彩绣花卉饰物”、“白色暗花绫彩绣花卉饰物”等5件定为一级文物。“白绫地彩绣鸟兽牡丹枕顶”、“茶绿色绢绣花尖翘头女鞋”等19件定为二级文物。“湖色暗花绫彩绣莲生贵子带饰”等9件定为三级文物。鉴定其他杂项15件,其中“白色马尾环编鸾凤戏莲纹面罩”、“棕色马尾环编菱格纹面罩”、“驼骨雕羊首羚角觽”等3件鉴定为二级文物,其余12件定为一般文物。

  此后,隆化博物馆又将纹样相同、颜色各异的原作为一件文物编号的两件“褐地绿瓣窠两色锦料片”分离出一件,另予编号。至此,出土的丝织绣品最后统计数字为46件。

  1999年7月3日,我带着出土元代文书到北京,请刘东瑞秘书长会同国家博物馆原馆长王宏均先生,对6件文书进行鉴定。其中《元至正二十二年兴州湾河川王清甫典地契》定为二级文物,《元至正二十一年文书残片》和《元至正时期失剌斡耳朵有关九春殿炭户夏衣钱粮等文书残片》定为三级文物,从而完成了鸽子洞元代窖藏全部出土文物的鉴定工作。

  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出土文物总计67件。专家鉴定,一级品5件,二级品23件,三级品11件,国家珍贵文物占60%。

  得共奇珍倍护持

  为了鸽子洞元代窖藏出土文物的绝对安全,隆化博物馆及时向各级主管部门领导请示汇报,与有关兄弟单位联系求援,邀请专家指导帮助,做了大量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隆化博物馆对丝织品库房进行了隔热保温、消毒灭菌处理,购置专用密封橱柜,安装了空调与安全监控设施。同时,对鸽子洞出土文物进行了整理、修复与科技保护。1999年6月,将6件残缺文书送到国家图书馆,请古籍馆文献修复组整理修复,该馆张平研究员用补书机修复、整理了6件残缺文书。采用纸浆填充技术修补缺失部分,使《元末永昌库放支官吏俸钞账簿残片》两面的文字都能毫无遮盖地展示。2002年11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支持下,进行丝织绣品的整理修复,用针线加固等技术整理、修复了9件残损的丝织绣品。用磁铁平整法展平了片状文物,并采用卡纸夹封加固保护,不仅使这批织绣文物得到了更妥善的保管,同时也方便了展出。2003年5月把出土的织绣文物送到故宫博物院,在文保科技部和实验室的无偿支持下,采用环氧乙烷熏蒸,对织绣文物进行了消毒灭菌。目前,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出土文物已得到妥善的保管和养护。

  化解玄机识蒙元

  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的出土,是我国元代考古的重大发现。面世后,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曾有40多家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播报或发表文章。

  出土的6件(7页)元代文书,虽多残缺不全,仍可为元末社会经济、财政状况、炭户制度、土地典卖、通货膨胀、官员俸禄、货币兑换、文书编号、元朝诏令体例与下达方式等相关元代历史研究、提供极有价值的实物证据。

  杂项中的“元代棕色马尾环编菱格纹面罩”和“元代白色马尾环编鸾凤戏莲纹面罩”是元代考古首次发现的质地为马尾,技法用环编的实用艺术品。“元代花瓶式角质双陆子”,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元代双陆子实物。以上几件东西均是填补元代考古空白的珍贵文物。

  出土的丝织绣品46件,是元朝正式建立后纺织品考古发现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物。质地有丝、棉、麻、毛等多种原料。最为难得的是丝织品绢、绫、纱、缎、罗、绮、锦、织金锦等多个品种的料片有百余块,织技不同,颜色各异,纹样繁多,色彩新鲜,作为研究元代丝织工艺的实物资料,可谓十分丰富而异常珍贵。服饰有衫、袍、鞋、帽、护膝、带饰等多种款式,是研究蒙元服饰文化的实物资料。刺绣有山石、牡丹、菊、梅、莲等各种花卉和雪花纹、几何纹等,并有童子、对猫、对鹅、鸳鸯、飞鸟等几十种图案,均为传统的吉祥幸福、莲生贵子等美好寓意的纹样。服饰绣品熟练地运用了套针、切针、网绣等十几种针法,图案新颖,技术工细,精彩别致。绣品的纹样题材、工艺技巧、形式风格是汉族与蒙古族两种文化的交汇与融合。鸽子洞元代窖藏刺绣品的技艺风格作为元代民间刺绣工艺美术的一脉,一直在后世民间刺绣技艺传统中产生着影响。

  鸽子洞元代窖藏出土的“褐地鸾凤串枝牡丹莲花纹锦被面”,长226厘米、宽160厘米,比收入《中国文物精华词典》里内蒙古集宁路元代窖藏出土的“元代格力芬纹提花织锦被面”大得多,是目前发现的尺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元代织锦。并且织造工艺精湛,提花规整,纹样轮廓清晰醒目。色调搭配别致,鲜亮艳丽。由于大部分花、叶均用明黄色圈边,平放侧视时,泛着金光,呈现织金效果。专家研究的结果证明,使用元代小花楼束综提花机织造这样的纬锦,要一个人坐在织机上面提花本,一个人坐在织机前投梭,每天工作8小时,再加上穿花本、装造等前期准备工作的时间,两个人完成这件织锦,约耗时一年左右,可见织造工艺繁复。尤为令人惊异的是,“褐地鸾凤串枝牡丹莲花纹锦被面”在山洞里石压土掩六百余载,不腐不朽,仍柔软坚韧弹性良好,纹样清晰色彩鲜艳,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堪称国宝”,“绝无仅有”,“是填补国际元代丝绸考古空白的极品”,“是丝绸史上的奇迹”。    

  河北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集中反映了元代北方社会生活和高超的织绣工艺水平,也为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特别是研究元代晚期的纺织生产和中层社会的服饰文化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另外,该遗址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和文物保存环境等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因此,2008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