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岩
胡旋舞石门(图1),唐代,1985年出土于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墓中。现藏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门扇上的线刻图案形象的体现了北朝至隋唐间流行于中亚一带的“胡旋舞”, 线条流畅,人物表情生动,舞姿形态优美,是弥足珍贵的“胡旋舞”图像资料,是研究唐代乐舞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
石门,两扇,高88厘米,宽42.5厘米。两门扇正面凿磨光滑,中间减地浅浮雕一男性舞伎。舞伎髭须卷发,深目高鼻,胸宽腰细,体魄健壮,发束带。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着裙,紧贴腿,脚穿长筒皮靴,踩在一小圆毯上,双人对舞,舞姿造型略有不同。左边舞伎侧身回首,左脚站立圆毯上,右腿后屈,左手正微微上举,右臂屈至头顶;右侧男伎右脚立毯上,左腿前伸,双臂上屈,至头顶上方合拢。两人均手持长巾,熟练挥旋,飘逸潇洒。四周剔地浅雕卷云纹,恰似舞伎腾跃于云气之中,造成流动如飞的艺术效果。整个画面,构思精妙,主体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自然,体态轻盈健美,舞姿迅疾奔放,充满欢乐欢乐愉快的生活气息。
石门上的舞伎展示的舞蹈即为胡旋舞。胡旋舞。又有团乱旋、团圆旋等称呼,原出于中亚一带。《新唐书·礼乐志》载“康国者,一曰萨末健……国人嗜酒好歌舞……开元初,贡……,胡旋女子。”胡旋舞由西域传入后,受到中原各族人民的喜爱,尤其上层统治阶级偏爱。并有不少唐诗描述了胡旋舞的丰姿,白居易《胡旋女》最为著名,“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元稹《胡旋女》也盛赞胡旋女的柔美,“胡人献女能胡旋。……蓬断草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进弭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万过其谁辨始终,四座安能分背面……”。可见,胡旋的旋律快、节奏快、转圈急,难分背面,且舞者足不离地,两足交替,快速旋转。据所发现的图案看,舞者并非仅脚尖着地,而是前脚掌着地,双手上举,身体略有弯曲,便于身体快速旋转。相同或相似的唐代胡旋舞实物资料,考古发现的还有: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半截石碑上,两侧刻着两个男子舞蹈形象;甘肃山丹县文物馆藏有一个胡旋舞铜俑,一边跳着舞一边用右手握着来通喝酒,形态逼真;太原唐墓出土长沙窑瓷壶上的舞蹈形象;陕西冯晖墓壁画上的胡旋舞图等。
石门的主人即墓葬主人据墓志记载,属中亚粟特人,即“昭武九姓”中的何国人氏。唐代今宁夏境内的吴忠市、盐池、灵武一带是昭武九姓人聚居的重要区域和集散地。中亚粟特人徙居宁夏境内,与唐朝设立羁縻州以安置突厥降户相关。六世纪后期,突厥征服了中亚昭武九姓诸国,虽然突厥占领了其居住地,但昭武九姓人由于自己的生活习俗,在加入突厥后,仍然以自己拥有的部落而独立存在。唐初,与突厥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唐太宗时,擒获突厥可汗,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突厥遂降唐者十余万,其中有昭武九姓人。唐朝政府为了合理安置他们,以“朔方之地,自幽州至灵州置顺、宥、化、长四州都督府”。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一带遂成为昭武九姓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区域。调露元年(679年),为了进一步采取强化措施,加强对河套地区突厥降户的统治,“于灵、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鲁州、丽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为刺史,谓之六胡州。”六胡州便与昭武九姓人的活动密不可分,后来,昭武九姓人也从灵州流居河南与江淮一带,有些地方的昭武九姓后裔,多称灵州或灵武人。六胡州中的鲁州在今宁夏盐池县境,窨子梁的何氏墓地就是见证。墓葬中出土流行于中亚胡人中的胡旋舞图案是乐舞艺术的传承和文化习俗地移植。
作者:王生岩,男,1968年生,宁夏盐池县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