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晓
我们的古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都坚信音乐是用来和天神进行对话的工具,因此美妙的旋律往往会被人们称之为天籁之音。然此非物质的美妙音乐却是需要通过人力来完成,如何把它存放在一个装置里而不需要人力就可以实现反复播放呢?
得益于欧洲工业革命日臻成熟的机械钟表技术,1796年瑞士钟表匠安托•法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八音盒,安托·法布尔常年居住在瑞士近法国的一座山中制作机械手表。因为持续的法国革命战争阻断了货物运输通道,用于制作手表的原材料始终无法送入山中。法布尔在山里无事可做,甚是无聊。一日,法布尔为了发泄郁闷,将几只手表半成品砸向墙上,不料手表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法布尔听到声音,忽然改变了主意,将现成的材料改良,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八音盒。
这只最古老的八音盒,外观由黄金打造,造型为一顶“王冠”,具有印章的功能,高5厘米,宽3厘米,有7根音梳,单曲只有10多秒,演奏的是一首早期的瑞士民谣《我有一包好香烟》。这个八音盒是通过机械上弦发条的动力完成金属音梳来弹拨滚筒上的音符。
18世纪欧洲:一台大型八音盒足以买一栋城堡。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之妻玛丽·安托瓦内特沉溺于玩乐、庆宴,奢侈无度,素有“赤字夫人”之称,她对八音盒情有独钟。她在世时,可谓是八音盒的忠实粉丝。
1796年之后的100多年间,瑞士圣科洛瓦小镇成为八音盒最主要的制作地。当地人在夏季务农,冬季严寒时,就窝在作坊里制作手表和八音盒。起初制作的小件八音盒只有“手表盘”那么大,一段时间后开始过渡到中型、大型八音盒的制作。
一台大型八音盒,长约1米、宽约0.5米、高约1米,一只圆筒能演奏3至4首乐曲,单首乐曲的时间约27秒或50秒,可更换圆筒。一台大型八音盒,往往需要多个能工巧匠耗时半年方可制成。据说,当时一台大型八音盒的价格足以购买一栋城堡。
在18世纪的欧洲,能消费起八音盒的人只有王公贵族,他们在城堡里打发闲暇或举办小型舞会时,都少不了八音盒的旋律。
到了19世纪,欧洲的工匠开始在这一基础上创造出更多功能的音乐盒。
滚筒式上弦八音盒的音梳由最初的简单音符发展到97个音梳,可以弹奏出和声部分,这比现代钢琴88个琴键的声区更为丰满,同时,音梳还可以同时击打6锤的皮鼓和6个音铃,这完全可以满足当时上流社会举办小型室内舞会的需要。曲目也扩展到8首之多,可以进行全部循环和单曲循环的选择。盒体用名贵的花梨木等制作,再配合象牙、螺钿等细工镶嵌。由于涉及到音乐的编程,无论是工艺价值还是艺术价值,八音盒比同时期的钟表都要更为珍贵,所以这在当时是一种极为奢华的生活方式,非一般阶层能够企及。
铜碟唱盘八音盒保留了滚筒八音盒音梳的发音原理,在一张铜碟唱盘上只刻录了一首曲目,而铜碟唱盘是可以更换的。因此当拥有了一个这样的八音盒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就可以建立自己的音乐档案。如果说瑞士制造的滚筒八音盒被奉为至尊,那么德国工匠因铜碟唱盘八音盒当为翘楚。到了十九世纪的末期,八音盒开始触发了欧洲大众的娱乐精神,一款捷克布拉格制造的大型八音盒汇集了键盘、鼓、锵和叉的工作原理,通过投币可以让这支上弦的乐队弹奏出雄壮美妙的音乐。
在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前,八音盒的历史上一直有众多的工匠在为人们保留天籁之音而不断地努力着。这里要提到还有一种目前收藏界极为罕见的发音装置,那是一种通过持续手摇来产生压缩气流,同时让记录有音符的打孔纸带匀速地滑过出气口,被气流穿透的纸孔会发出经过事先设计所需要的摩擦声音,当各种声音连贯后便是一首悦耳的旋律。这种发音装置可以模仿鸟鸣、琴声和笛声,我们把它也归为八音盒的一种。
爱迪生牌的圆筒胶木唱片留声机因为有着显赫的出身以及配有大型扩音号角的造型,一直以来深受全世界收藏家的青睐。而英国留声机公司的圆盘胶木唱片留声机更因为出色的声音还原能力以及富有情感的品牌故事,打动了收藏家的心。“His master Voice(他的主人的声音)”是世界上每个收藏家都想拥有的品牌。商标中的小狗,带着一些迷惑不解的样子坐在那里,倾听一架留声机发出的声音。这只名为Nipper小狗的主人Mark于一年前(1897年)去世,由主人的弟弟,也是画家的Francis饲养。当时留声机所播放的正是前主人的声音,而小狗则是在充满迷惑地聆听。于是有了画家的这幅名为《His master Voice》的作品,后来这幅作品被英国的留声机公司(Gramophone Company)在1899年买下,同时作为商标进行推广。
因为抽象,音乐一直是最高的艺术境界。它能让张爱玲流连于午后的梧桐树影,它能让女孩陶醉于《白雪公主》的童话世界,它能让我们溶化于烛光下的咖啡茶语……这一切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八音盒上紧弦,换来的便是生活的无比轻松。
>>八音盒的分类
八音盒的英文名为Music Box,中文名或许源自中国古代乐器的统称“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在1796年八音盒诞生前,鸟笼发声器八音盒和活动人偶已经制成,而随着19世纪圆筒八音盒和圆片八音盒的普及,后来人们将前两种自动演奏的机器也纳入了八音盒家族。鸟笼八音盒仅能发出鸟叫,而改良后的人偶八音盒可以边播放音乐边做出不同的动作。
滚筒八音盒:1796年由瑞士钟表制作家安托·法布尔制成。
圆片八音盒:1886年德国人帕尔发明了圆片形八音盒,主要放置在车站、码头人群密集之处。由于冲压机器降低了制作成本,八音盒在19世纪的欧洲一度风行。当时的平民只需投币、拧上发条就能享受音乐了。圆片八音盒也被称为最早的点唱机。
圆片表面有无数小孔,每个小孔代表一个音符。圆片背后的钩子,在转动时会拨动机芯,音乐便传出。由于圆片八音盒有两排齿轮,奏乐效果如同两台钢琴一样具有一定浑厚度。
鸟笼八音盒:1750年,瑞士人杰克·多罗发明了鸟笼八音盒。八音盒内部有一个风箱,鼓风的时候通过一根笛子控制高低长短的鸟鸣,250多个零件配合一致,才能保证小鸟精确的动作轨迹。在中国,仅有上海八音盒珍品陈列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可见古董鸟笼八音盒。
为制作一只逼真的小鸟,工匠先要把抓来的小鸟制成标本,在房间内放置50年后检查羽毛、表情、关节是否符合制作需要。一只鸟笼八音盒需要两三代的努力。
人偶八音盒:1774年瑞士人杰克·多罗制作出三台西洋活动人偶八音盒。上海八音盒珍品陈列馆有一台“运茶人偶”八音盒。主人倒好一杯茶放在托盘上,“运茶人偶”会端到客人面前并等待客人饮茶。当客人饮毕将茶杯放回托盘后,“运茶人偶”原地180度调头后端回主人身边。
最早的“运茶人偶”诞生于230多年前。多年前,早稻田大学工学部教授和他的学生曾根据“运茶人偶”手册试图还原这个国宝级的八音盒人偶,但由于太复杂始终无法制成。后来,他们找到了传统人偶八音盒制作家玉屋庄兵卫。这位工匠根据家族制作经验,吸收了手册的要诀并经过改良,制作出了人们看见的“运茶人偶”。这款人偶目前存世不多,除了少数几件藏于日本,还有两件分别珍藏在上海和大英博物馆。另一只会射箭的“弓曳儿童”八音盒,全世界仅有三只,原版已破损并保存于日本久留米市博物馆,还有一只由玉屋庄兵卫九代私人拥有,惟一可见的一只藏于上海。
>>巧辨八音盒
目前存世的古董八音盒几乎均由私人藏家以博物馆的形式收藏,譬如日本那须博物馆收藏近百个古董八音盒,上海八音盒珍品陈列馆馆藏250多件,此前曾从瑞士私人藏家Guido Reuge先生处整体购进800个八音盒,其中的大部分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随着1877年、1915年爱迪生发明改良了留声机,八音盒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士兵将八音盒传入日本,八音盒技术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免于彻底被现代社会遗忘。
挑选一款制作工艺精良并具有艺术价值的八音盒需要从哪几个方面鉴别呢?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辨识一款优质的现代八音盒。
一看产地。
瑞士产的八音盒是全球公认最好的。目前世界范围内批量生产八音盒的品牌只有三个,分别是瑞士的御爵、日本的三协和中国的雷曼士,其中御爵是仅存的以手工制作八音盒的品牌。
二辨机芯。
八音盒有上百个零件,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机芯。机芯由圆筒和音梳组成。
瑞士产八音盒的圆筒以较为柔软的黄铜制成,内部为空心,工匠按照五线谱原理,在圆筒上定位、钻洞,再把钢针插入洞中,为固定钢针并保证八音盒的音质历经百年而不变,圆筒中以注入天然材料树脂为佳。
瑞士产八音盒的音梳以经过炼制钢制成。为达到最好的声音效果和使用时间更久,音梳制作有一道淬火工序,先把音梳用800多摄氏度高温烧制,然后再放在300摄氏度的低温油中浸泡,后逐步加热到800摄氏度,令钢材得到充分淬炼。
尽管圆筒上的钢针和音梳均以钢制成,但两种钢材一软一硬,经过一段磨合期会发出最好的声音效果。鉴别古董八音盒时要特别注意,如果一台八音盒的音梳断裂后经过修补,其价值就会大为缩水。
三观外壳。
世界上外观最精致的八音盒只有意大利能制作出。八音盒外壳原料多为胡桃木、蒙多纳木,采用意大利镶嵌工艺。首先在外壳上贴上一层木片,并把设计的图案部分镂空,再用不同颜色的木片裁切出设计图案,以手工方式将图案一片一片嵌入。完工后再打磨,喷上20层烤漆。经过这番加工,完全摸不出凹凸效果。利用现代工艺制作一台大型八音盒,仍需耗时长达三个月。一台由瑞士设计零件、意大利加工的大型八音盒,价值可达人民币110万元。
四听音乐。
瑞士产八音盒的曲目大部分取自欧洲古典音乐,如莫扎特、肖邦、贝多芬的作品。其中以钢琴曲较适宜,卡农钢琴曲非常优美;德彪西的《月光》宛如为八音盒而著;肖邦的《离别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等轻快的乐章也能融入八音盒的气质。瑞士工匠具有一项绝活,可以把长达数十分钟的原曲精华浓缩进20余秒的八音盒乐曲。瑞士八音盒的制作者既是能工巧匠也是编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