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块表面灰白色,长5.2厘米、宽3厘米、最厚处1.7厘米的龟形绿色玉石。在常人眼中,它并不起眼,但到了考古学家的手中,它价值无限。在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著名红山文化学者、鉴赏家洪殿旭刚刚出版的《红山文化玉器鉴赏》增订版中,就是这块小玉龟证明了一个重要发现:沈阳也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受邻居影响走上收藏之路
9月中旬的一天,记者采访了洪殿旭。他告诉记者:“我喜欢收藏古代艺术品已有30多年了,当年我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守道为邻,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喜欢上红山文化玉器。近年来又在郭大顺的指导下,走上收藏与研究的道路。”
洪殿旭30岁时,在外贸部门工作,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国。到了国外,当别人闲暇去旅游时,他却跑到当地的地摊上淘宝。就这样,一些明清玉器、陶瓷渐渐走进他的世界。到了今天,洪殿旭已收藏了多件红山文化玉器。
记者笑着问:“都是真品吗?”洪殿旭也笑了:“目前专家已认定了五块。”其实记者心里明白,这已相当不易了。要知道,目前在世界各国考古机构、博物馆中能认定的红山文化玉器有500件左右,国内仅有350余件。
沈阳发现红山文化文物
洪殿旭给记者展示了刚刚出版的《红山文化玉器鉴赏》增订版,这本书收录了我国及美、英、法、加拿大等专业博物馆和考古所珍藏的红山文化玉器标本213件。其中有一件小玉龟是在沈阳法库县叶茂台西山第19号辽墓出土的。
洪殿旭介绍说,玉龟在红山文化中多有发现,而此件小玉龟的形态有所不同,它头部五官刻画明显,身体后薄前厚,背甲刻出似甲壳结构的纹饰等,表现为写实与神化的巧妙结合。当时与这个小玉龟一起出土的还有红山文化彩陶片和石核、石镞等细石器,这些与附近分布的红山文化遗址有关。因此完全可以证明:沈阳也是红山文化的一个发源地。
2011年,两人编著的《红山文化玉器鉴赏》一经出版,立刻引来一片好评。今年出版的增订版,更充实了书的内容。如今,该书已被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作为教材使用。作者:陈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