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员 李静蓉
古代泉州既是东西文明的重要交汇点,也是多种外来宗教的传播中心之一。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庞杂的宗教团体——景教。景教是唐代对拜占庭帝国国教基督教之宗派“聂斯托利派”的称呼。其教徒主要来自西亚和中亚地区,也有随蒙古军队南下的西北民族以及当地的汉族,甚至也有可能从印度而来。正因为景教团体有着复杂的民族背景,才造就了景教石刻独特而丰富的图像特征。
1975年,泉州东门外的仁风街出土了一件元代的景教四翼天使墓碑石(见图),现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收藏。该墓碑石用泉州当地出产的辉绿岩制作而成,碑高53.5厘米,底宽51厘米,厚9.5厘米。碑刻仿壶门造型,作尖拱状,尖拱下镂空。碑面浮雕一位男性天使趺坐于云彩上,头戴三尖冠,两耳垂肩,脸庞丰盈如满月,披着云肩,颈饰璎珞,手捧莲花十字架在腹际;背后两对展开的羽翼饱满有力,两条飘带从胁下而出,绕过羽翼向上扬起。其实,类似四翼飘带天使造型的碑石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由西班牙神父任道远发现,并由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发表在1914年的《通报》上,由此泉州景教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这两件四翼天使造型的碑石堪称泉州景教艺术的精品,遗憾的是,伯希和发表的那件石刻已失传。
倘若泉州景教四翼天使墓碑石上没有十字架等具有外来宗教特征的元素,这便是一尊具有飞天特征的“菩萨”了,尤其是那轻舞飞扬的飘带,是中国飞天的典型特征。这种飘带天使的刻画在泉州景教石刻中常见,而且造型丰富多样。在这件石刻上还可以寻找到许多蒙元时期的流行元素,如天使所披戴的云肩,是蒙元贵族妇女的流行披饰;天使趺坐的云彩,采用的也是当时流行的如意卷云纹造型。简言之,泉州景教石刻艺术融入了不少中国佛教以及世俗的元素。
这尊天使还拥有两对展开的翅膀。在人类的原始信仰里,有了翅膀,就可以自由穿梭,东西方据此都各自发展出相关的文化,如中国的羽人和西方的有翼天使。“羽人”是在中华文明体系内独自发展形成的,但由于道教思想的地域局限性,加上外来宗教的冲击,并没有产生持续影响。泉州墓碑石天使的羽翼当属异域的文化符号。
在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神话以及波斯文化传统中都有羽翼形象。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互相影响,并贯穿在早期基督教的发展中,随着基督教的对外传播,扩大了有翼天使的影响。基督教的天使往往是双翼,四翼形象比较罕见。对泉州四翼天使这种奇特的造型,德国学者艾克博士认为是“古希腊和波斯有翼神像与基督教的天使相合并”的产物。其实,这种四翼天使与景教早期活动的文化背景有很大联系,可追溯到波斯文化的亚述传统。
唐代传入中国内地的“聂斯托利派”创立者聂斯托利,生于叙利亚,公元428年被任命为君士坦丁堡主教,因主张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分离,拒绝承认圣母玛利亚为“神之母”,被斥为异端而遭驱逐。其追随者大都居住在两河流域等地,当受到拜占庭帝国迫害后,逃到波斯境内活动,建立独立的教会组织,并开始向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地区传播教义。在产生于两河流域的亚述文明中,四翼守护精灵被认为比其他守护精灵更具神性,往往用于守护王宫。这种四翼形象后来为波斯文化所吸收。亚述帝国曾经统治过的范围均出土有四翼形象的亚述珍品。当时有许多西亚人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四翼神像也随之而来,并运用到景教石刻的创作中。这种四翼形象在扬州“也里世八”景教碑上也有发现,但在新疆、内蒙古等陆路传播地区所出土的景教石刻中尚未发现。可以说,泉州景教石刻上的四翼天使是“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