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鸿(中国美术学院)
美国人罗樾在《中国绘画中的个性问题》一文中谈到这一时期的书法时说:“直到公元4-5世纪,绘画还不能像书法那样产生巨大的审美作用,既没有非与每一个受教育者发生关系的必要,也没有达到与书法竞相媲美的地步,即达到在审美上有决定意义的品质——‘气韵’。这种品质明显地呈现在一幅书法佳作之中。”
此时的绘画,在整个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早期的绘画多强调社会功能,到三国以后,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如《邵畴画像》(《新唐书·邵氏家传》载:会稽太守邵畴,郭诞功曹,郭诞因罪被杀,邵畴亦为郭诞而自杀。吴主孙皓极为赞誉邵畴的节义行为,便诏令郡国画其形貌于庙堂,以训诫世人)就体现了这种绘画功能的转变。
这是一个“心灵关照”时代的开始,纷乱的政治、流离的生活、苦难的家庭等让人们在佛教精神旨归中找到心灵皈依。汤用彤先生在《理学·佛学·玄学》中写到:“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者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从哲理上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妙。”这时描绘心灵的佛教题材的绘画开始兴起。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曹不兴(生卒年不详)是文献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工于写生。传说他为孙权画屏风时,误落点墨,便顺手绘成蝇。南朝谢赫曾见其所画龙头,《古画品录》评曰:“观其风骨,名岂虚成!”憾其真迹难见。画迹多著录于唐代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其《兵符图》原为北宋宣和内府之物,后归南宋赵与懃,著录于元代周密《云烟过眼录》。曹不兴弟子西晋画家卫协,传承其衣钵。擅绘神仙、佛像和人物故事,东晋顾恺之《论画》中称赞卫协作品“伟而有情势”。谢赫《古画品录》评其画:“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虽不该备形似,颇得壮气。”
两晋绘画题材开始分类,出现了“故实”人物画。除描写“鉴戒”性质的传统题材外,还取材于文学作品,如顾恺之《洛神赋图》、戴逵《南都赋图》等。肖像画也开始注重揭示人物性格和品格风度,如谢赫《古画品录》描述的“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鬓,与世事新”的新画风。这一时期浙江代表画家是东晋戴逵。戴逵(约326-396年),字安道。谯郡(今安徽亳州)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戴逵是雕塑家也是画家,能文,工书画,善琴。《晋书》中称其“性高洁,常以礼度自处,深以放达为非道”。南朝谢赫《古画品录》称他“善图圣贤,百工所范”。戴逵开启了后来曹仲达、张僧繇的造像人物画风。六朝三杰“顾、陆、张”中,顾恺之与浙江的关系较密切,张僧繇也曾任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毫无疑问,吴越之地秀美的景致、怡和的气候常常令画家们流连忘返,也绘写了一幅幅美丽精致的书画图卷。
书画鉴藏附例
东晋王羲之《上虞帖》:
《上虞帖》,硬黄纸本,纵23.5厘米,横26厘米,此系唐摹本。前隔水有北宋徽宗赵佶瘦金书“晋王羲之上虞帖”月白绢签。钤有南唐“集贤院御书印”半印、“内合同印”,北宋“政和”、“宣和”、“双龙”、“内府图书之印”,“政”“和”、“宣”“和”连珠等朱文鉴藏印记。曾经南唐内府,北宋宣和内府,明晋王府、韩逢禧,清梁清标等鉴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东晋王献之《鸭头丸帖》:
此系唐摹本,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行草书两行15字,内容为王献之写给亲朋的短札。行笔流畅舒展,结体妍美质朴。笔迹转折清晰,起落分明,气脉相连,系王献之“极草纵之致”。帖上有元代虞集题记,钤有北宋“政和”、“宣和”、“双龙”,“政”、“和”、“宣”、“和”连珠等朱文印记,元代“天历之宝”朱文印记,明“典礼纪察司印”朱文半印。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观款,南宋赵构(高宗)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等题跋。曾经北宋宣和内府、南宋绍兴内府,元天历内府、柯九思,明内府、吴用卿等鉴藏。《宣和书谱》、《清河书画舫》、《画禅室随笔》、《妮古录》、《书画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现藏上海博物馆。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唐摹本,此图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此图系根据西晋张华《女史箴》所画,“女史”指宫廷妇女,“箴”有规劝之意。晋初惠帝时,贾后专权,极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张华便以历代贤记事迹撰文《女史箴》以为鉴戒,被当时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意在宣扬封建社会妇女的道德和节操,以诫后人。原画为11节,现存9节,每节均有小楷书箴文。末署“顾恺之画”。后纸有宋徽宗赵佶书《女史箴》,明项元汴篆书记,清乾隆书引首并题签。钤“弘文之印”、乾封、宣和、绍兴、“睿思东阁”、“广仁殿”诸印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张孝思、笪重光、高士奇及乾隆内府等藏印。《画史》、《宣和画谱》、《清河书画舫》、《妮古录》、《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佩文斋书画谱》、《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等书著录。此本《女史箴图》原藏清宫内府,1900年9月“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被英军盗往英国,后卖给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