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400多幅图例,12位口述者呈现上海汉字书写和设计的脉络。就在2014年即将结束的前几天,姜庆共老师在外滩美术馆举办了他的新书《上海字记——百年汉字设计档案》发售会和相关主题讲座。现场坐满了闻讯赶来的设计师、研究者和字体爱好者们。
在中国泱泱3300年的文字历史中,这短短的100年也许算是微不足道,但从平面设计或文字设计的小范畴看的话,这100年是活生生的近代中国文字设计缩影。因我自己也和其他字体研究者一起做过《建国后上海字体设计的历史与发展》的研究课题,所以知道其实这100年的实物历史资料是非常非常缺乏的。说缺乏,并不是说上海没有这些历史和资料,恰恰相反,100年以来上海可以说是中国文字和字体设计的核心地。所谓缺乏,其实是指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完整的资料整理。
这100年正好是中国兴衰变化最大的近代历史,从1900年前后的晚清光绪、宣统年,然后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最后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横跨了3个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大的历史年代。而新中国以后,又可以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为界限,分为前后2段不同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从文字再现的媒体或设计方法等不同角度去看的话,亦如姜老师在篇首制作的年表那样,又可以从印刷范畴的铅活字、书籍或杂志封面等多用的标题美术字,以及街头巷尾出现的大量民间手绘文字、建国初期和特殊年代里宣传多用多见的标语字样中感受时代变迁。这短短的百年时间里,字体的造型与设计的变化可谓新罗万象,字体与印刷技术、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互相关系又更是错综复杂。
全书400页,图片也有400多张,翻阅起来犹如时光穿梭一般,你可以随着这些字体的图片领略这100年的文字文化变迁。从1843年开埠以来,西方的文化传播从早期的南方沿海一带逐步转入上海。最早把西方现代金属活字技术带入到中国的一些基督教印书馆,也随之进入上海。后期随着中国民族印书馆,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成立和兴起,进一步促进了金属活字产业在上海的发展,并确立了其在中国的核心地位。民国时期更是百花齐放,上海涌现出了大批中小型的金属活字铸字所,并产生了如今广受欢迎的仿宋字体(1916年由丁辅之兄弟设计开发的聚珍仿宋便是其开始)。现在各大杂志、广告、网络等应用十分普遍的黑体,据考证也是那个时期与日本印刷界广泛交流而引入的。再加上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字造型,也确立了中国印刷字体的四大基础字款——宋体、楷体、黑体和仿宋体。
同样是以印刷品的形式出现的字体,有些却完全不同于上述这些基本正文款字体。以民国时期来看,当时的上海社会经济相对高度发达,甚至不亚于任何一个欧美大城市。当时的书籍、杂志还有广告里,出现了大量极具个性的美术字体。这些文字的设计,吸取了当时欧洲最新的艺术与设计潮流精华,造型独具匠心而又完全不庸俗,即便以现在的眼光去看都会觉得颇为新颖。除了这些印刷品类的展示之外,《上海字记》还有大量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无雕琢的文字,那些我们从小看大的居委会黑板报、老上海味道小餐馆的菜单、建筑工地围墙的宣传标语或涂鸦、废旧工厂的招牌……
字体就像是时代的气息,了解字体,了解这座城市一路走来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