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琳
如今,人们的办公坐姿早已悄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更何况,如今,充斥办公室中的不止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迅速加入,让这种改变发生得更加彻底明晰。
尽管设计师们已经设计了无数坐具,但这个问题,到现在仍然能引发他们喋喋不休的争论。
在去年米兰设计周上大红大紫的设计组合Job Studio的两位创始人,乔布·斯密茨(Job Smeets)和他的妻子妮科·塔娜杰(Nynke Tynagel)言辞颇为激进,对现行的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规则嗤之以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们甚至“大放厥词”:“这些规则对我们的设计毫无用处,还是让它们走远一点。”
难道设计师真的不再需要参考人体工程学了么?传统人体工程学设计真的已经过时了么?至少有人发现,之前的人体工程学为设计师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不够用了,而一批先知先觉的设计师和使用者已经开始摸索新一代人体工程学的门道了。
随心所欲的椅子
要弄明白设计师们将会对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做哪些改造,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美国硅谷地区的办公室。在这些以高科技起家、注重创新的公司中,传统的计算机和笔记本早已被取代,大部分员工习惯了使用各种移动智能终端,甚至是刚出炉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办公。而通过网络连接,各种与身体健康相关的数据,诸如情绪波动、心跳、血压、眼压、部分关节所承受的压力,都被一五一十地反馈到了这些智能终端上。人体工程学设计对健康的影响,在这些办公室中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这个例子作为新一代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的发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参考。”人体工程学设计权威、美国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人体工程学教授艾伦·赫奇(Alan Hedge)分析说,首先,人体的构造并不是为了久坐不动而设计的。“久坐不动的危害,已经通过智能终端和可穿戴智能设备构成的网络监控,再度得到了提醒和强调。”
硅谷办公室有了新需求,其他地区的白领们是否同样如此?美国设计师约翰·汉密尔顿(John Hamilton)和他的团队,针对新办公环境的改变,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对需要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的2000人进行了调查之后,发布了《全球坐姿调查报告》。“虽然地域文化各有不同,但我们还是总结出了9种办公过程中常用的姿势。”在这份报告中,汉密尔顿提及了包括蜷缩包围、坐立触控、放平仰卧、短信输入等在内的各种“不规范”的坐姿。“这些人体姿势都是当下办公室最常见的风景,每一个姿势都事出有因,传统的人体工程学坐具早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坐姿需求。问题是我们如何用一把椅子去满足人们所用的坐姿需求,就好比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锁眼,试图打造出一把万能钥匙。”
最终,汉密尔顿用一场椅子设计的“变形魔术”,开启了他所说的“锁眼”。由他的团队一手打造的Gesture座椅,几乎把9种不规则的坐姿都照顾到了。汉密尔顿举例说,比如,创意工作者喜欢将身体斜靠在座椅上,让脚抬到座椅的高度,再把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摆在胸前位置,结果就产生了蜷缩包围的姿势。“和很多不规范的坐姿一样,这种姿势在短时间内令肌肉放松,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不过,数分钟后,膝盖保持弯曲让腿部血液循环减速,脖子低垂看屏幕,得不到座椅背部的有力支撑,身体酸疼、不适是必然的结果。”针对这个姿势,他们的解决方式就是增加椅背的曲张能力,贴合那些长时间弯曲的过分的脊椎。
而对于更常见的坐立触控姿势,汉密尔顿得出的结论让人有恍然之感。“把平板电脑放在工作台上网冲浪的时候,人们通常只用一只手进行操控。这个时候,弓身前倾无可避免,有的使用者干脆趴在屏幕前头,颈部长时间大角度地向下弯曲。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使用者背部酸痛。”此时,普通的办公椅也无法为胳臂提供支撑,肩部、颈部承受的压力更加增加。因此,汉密尔顿的团队还在扶手上下足了功夫。任意调节高低和方向的扶手,为胳膊提供外力支持时,分担了脊椎所承受的力量。
此外,使用平板电脑时很自然地向后倚靠,左右开工,同时使用多种智能办公设备,频繁低头输入短信,为了看清屏幕不自觉地向前俯靠或者屈身前倾,对着屏幕深入思考时不经意地放平仰卧,种种坐姿都会让手臂、手腕、腿部、背部,以及颈部、肩部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
“传统的人体工程学只考虑让人如何坐着舒服,因为当时的设计师绝没有想到,智能终端进化到今天这种程度。”汉密尔顿坦言,他们设计Gesture的理念,就是针对各种可能的姿态各个击破。“交互式的办公方式演化出各种姿势,那么我们就设计一张能与人体交互的座椅,来顺应各种‘交互式’坐姿的需求。”
整个团队包括设计师、工程师、职业骨科医师,他们参照人体的伸缩性,将椅背、扶手、坐垫做成了能屈能伸的“脊柱”、“双臂”、“臀部”。汉密尔顿回忆整个设计过程唏嘘不已:“像建构人体一样设计一把坐具,让它的每一个关节能都活动自然,小心细微地贴合身体的每一寸变化,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做了无数次极限式的‘魔鬼实验’。借助更具柔韧度和延展性的新材料技术,我们成功了。”
不过,汉密尔顿也坦言,自己的设计起的只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未来的办公室中,人们还会制造各种奇葩的姿态。到那时候,能设计一款以不变应万变的人体工程学坐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办公室的摇摆舞
其实,汉密尔顿口中的“百变金刚”也已经现身了。
在最近刚刚落下帷幕的德国科隆家具展上,设计师唐·查德威克(Don Chadwick)就率先推出了一款令人匪夷所思的球形座椅Ballo。其实,这就是查德威克根据可穿戴智能办公环境中的随意移动和身体姿态的各种不确定性提出的应变之道。“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家里常用的健身球。”查德威克介绍说,别看Ballo只是个圆头圆脑的球形坐具,它的底部安装了一个对重装置,类似不倒翁的原理,能确保坐凳时刻保持直立状态。考虑到安全性,他还为Ballo充满弹性和延展性的身体配上了一对一体式扶手。也就是说,坐在Ballo上办公,人们能摆出任何一种随意的姿态。无论使用移动智能端还是可穿戴智能设备,甚至回归到正襟危坐的状态,Ballo应对都算游刃有余。更为重要的是,Ballo与生俱来的健身球的功能,能改变办公室白领久坐不动的情况。查德威克颇为得意地开玩笑说:“如果有人用Ballo在办公室里跳摇摆舞,我也好不吃惊。”
不仅是Ballo,能让人在办公室里舒适地翩翩起舞的,还有看上去造型颇为简练的Buoy凳。和Ballo相似的是,它的秘密武器也是圆弧型底座。它像漂浮在水上的不倒翁,旋转、倾斜都能稳稳保持自身平衡。也正是借助这种底座设计,无论是怎样的体型、怎样的坐姿,都可以保持人们的身体重心平衡。按照艾伦·赫奇的说法,这是一款典型的化繁为简,将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隐藏得很好的坐具。
细心的女设计师杰西卡·卡塞(Jessica Cassar)则为那些长时间保持不当坐姿的办公室白领,量身定制了一款 “摇摇椅”。她的设计目的就是利用人体工程学,将静态的坐具改为能和人体各部位产生互动体验的办公家具。椅子的靠背处和软座垫线条大量参考了最新的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结果。弧形的摇摆椅底座的设计,可使人们在静坐时轻轻摇摆,放松紧张的颈椎肌肉和心情。
与此同时,一群德国设计师群策群力,制造出了一款能够进行大幅度摇晃的办公转椅Bio-Swing Foxter。对于长时间伏案的人来说,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病的好办法之一就是拥有能让人随意调整坐姿、晃动身体的座椅。而他们设计的这款旋转滚轮座椅就能做到这一点。除了松软的坐垫外,这款外观颇具德国工业设计特色的摇椅,还配有多种防震缓冲结构,其中包含了一个液压减震器和三个弹簧。由于这些精密的防震缓冲结构,Bio-Swing Foxter甚至能感应到使用者微小的身体震动,诸如呼吸、心跳等,并在轻微摇晃中做出相应的微量调整。这些德国设计师还做了一件看上去相当“多余”的事情,他们赋予这款座椅的坐垫360度全方位倾斜的功能。所以,无论采用何种坐姿,使用者都能最大程度减少脊椎、骨盆处受力,保护其身体不受伤害。问题是,有人会真正需要摇晃360度吗?
而以天真大胆著称的设计师大卫·舒尔赫德(David Schellander)和斯蒂芬妮·罗斯菲尔德(Stefanie Richtsfeld),则“明目张胆”以人体工程学设计为名,为办公室白领定制了一款木马摆件。“你看这种体量,完全就是为成年人量身打造的。”不过,未来,白领们能不能把这种设计带入办公室,还真得看老板开不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