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
又到一年挥春时。近来,各大媒体纷纷刊发书法家到社区、街头、军营,为市民、战士写春联的图片:书家挥毫,观者如堵,红联满墙,煞是好看。记得小时候,春节前家乡的集市上,摆卖和围观最多的也是那满墙或满地的春联,人们纷纷挑选春联。在满目的春联中,有一种春联最为抢眼。对联红底白字,每一个字的起笔处都画着一只翩翩欲飞的小鸟,仿佛是一幅幅图画。这种春联甚至是用红、黄、兰、绿颜色,在白纸上写出,显得花花绿绿,喜庆而又热闹。所以,它深受老百姓喜欢。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特别的书体就叫飞白书。
飞白书是东汉书法家蔡邕偶然发明的一种书体,因为书写时,毛笔笔头没有完全出墨,出现枯笔,使得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是枯笔所写,具有飞动之感,故称为飞白书。
飞白书出现以后,一度非常流行,风靡一时。当年,汉魏宫殿题字,往往字大径丈,书写时毛笔要含墨较少、下笔较轻,故曾广泛采用这种飞白书。不过,在一阵新鲜过后,飞白书终究敌不过楷、行、草书的书写便捷和艺术魅力,所以魏晋以后的书法家很少写这种书体,只是在书法中借鉴了它的飞白笔法。令人料想不到的是,那些日理万机,被大小事务弄得晕头转向、精疲力尽的皇帝,却被飞白书那美妙的形态、生动的笔势所吸引,把它当作一种放松心情和一时消遣的游戏。从隋唐至两宋,代不乏人。不仅如此,皇帝们有时还将它派上了大用场:
一是用来解围。隋炀帝大概是喜欢写飞白书的最早的一位皇帝。那年他要御驾亲征高丽,绝大部分宫女都不能随驾前往。她们纷纷哭着嚷着 ,挽留隋炀帝,甚至有的还攀着皇上的车驾不让走,有的还拉着套在马脖子上的皮带,手指都磨出了血,也不肯放手。隋炀帝虽然去意已决,但见此情景,为了安抚宫女,他令人捧出笔墨纸砚,当场用飞白书写下20个字留给宫女们,这才解了围:“我梦高丽好,征辽亦偶然。但留颜色在 ,离别只今年。”
二是赏赐大臣。这是皇帝们最常玩的游戏。唐太宗在年终设宴款待群臣时,更别出心裁,用飞白书写了“鸾凤螭龙”四个字,共两幅,笔势惊绝。然后,他对司徒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杨师道说:“朔旦旧俗必用衣及物相贺,今各贺卿飞白书。”二人被皇上夸为鸾凤、螭龙,又是御书飞白,自然大喜过望。此外,唐高宗、宋真宗、宋仁宗等都曾经将自己的飞白书赏赐给他喜欢的大臣。
三是题榜写匾。飞白书都是大字,皇帝们便用它来题榜。唐代武则天就曾用飞白书写《升天太子庙碑》的碑额。宋代皇佑二年,将在明堂行皇家祭祀活动。负责人向仁宗稟告说,明堂和殿门要有牌匾。仁宗说:“二榜当为亲书。”这天,他在禁宫中穿戴整齐,用篆书写“明堂”二字, 又用飞白书题写“明堂之门”四字。写好这几个字,仁宗反反复复写了许多遍,从白天一直写到夜半满意方罢。
四是表演书艺。皇帝们以飞白书为游戏,玩熟了以后,偶尔会在重要场合大显身手。贞观年间,一次唐太宗大宴三品以上的朝臣时,席间书兴大发,拿起笔来表演飞白书艺,一字即出,便引得群臣乘着醉酒胆壮,争相上前去抢。散骑侍郎刘洎竟然登上御床伸手抢到一张。那些没有抢到的大臣纷纷说要治刘洎死罪,太宗却笑着为他开脱:“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不之罪也。”
中国书法的确是博大精深,仅仅一个飞白书就包含许多历史文化。曾经一度是皇帝们雅好的飞白书,如今已少有人问津了。不过,我们在春节前的乡村集市上,还可以偶然见到它。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