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望 张嵋珥
东方有座为大运河环绕的古城苏州,自古人文荟萃,画家辈出。清初苏州画家“四王”之首的王翚,为送别闽籍好友陈骝返乡创作了《晴峦晓别图》(见图1),此卷又得到在当时卜居苏州的十位名士唱和题诗,是诗书画完美结合的珍品。该画早年曾被苏州“过云楼”秘藏(见图2),后莫名遗失。2014年苏州顾氏竟又偶遇此画,为支持家乡建设“过云楼博物馆”,毅然化重金将其购回,并嘱笔者全面考证此画,欣然命笔,遂成斯文。
一、王翚被推为清初画坛“四王”之首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剑门樵客等,常熟人。他悉心临摹古代名作,遂熟喑诸家技法。60岁时,奉诏画《南巡图》,画成深得康熙识赏,赐题“山水清晖”四字,王翚引以为豪,一时公卿以结识王翚为荣。画名日盛,人视其为“虞山派”之祖。
王翚广采博览,冶各家技法为一炉,其精品能在“元四家”的基础上掺杂宋人皴法,“不复为流派所惑”,故而《读画辑略》有“画分二宗至石谷合而为一”之说。自谓“以元人的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大成”,其影响一直到沿袭到现代山水画。
王翚生前身后一直被视为清初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清初之时,甚至被艺文巨擘王时敏、吴伟业等尊为“画圣”,声誉之隆,历二百年不衰。王翚之所以被誉为“画圣”,与董其昌的理论主张关系极大。晚明时代,董其昌提出了“以境之奇怪论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指明了宋元之后,山水发展的方向是——由具象造型的表现转为抽象笔墨的表现。但是随着明王朝的覆灭,董氏的画学理想最终由入清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来完成,这或许是历史赋予“清初四王”的重担。乾隆曾在王翚《重江叠嶂图卷》上御题了“国朝第一卷,王翚第一卷”。
王翚弟子众多,研习其画风者不计其数,从而渐成虞山一脉。方薰《山静居论画》云:“海内绘事家,不为石谷牢笼,即为麓台械枢。”蒋宝林亦称“吾邑石谷一派,百余年来衣钵相承不绝”。直接师承的有杨晋、顾昉、蔡远、唐俊、释上睿等,再传弟子嘉道间有汤贻汾、奚冈、刘彦冲、王学浩、戴熙等,民国间有陆恢、吴谷祥、顾麟士、萧谦中等。虞山一脉,门庭昌盛,人员兴旺可见一斑,故王翚被后人推为清初画坛“四王”之首。
二、王翚创作《晴峦晓别图》的时代背景
《晴峦晓别图》此卷画的是岸渚津渡、绿树红蓼、堤岸滩头,隔岸望去烟波浩淼,微云轻风,淡抹飘渺。画中有一扁舟,料想客于其中时,左琴右书,一似笑我劳劳尘网者,令人羡煞。通卷笔墨苍秀,林壑繁复又不失明爽之致,凡开合纷披,皴擦勾斫,渲染点运之法无不得自黄鹤山樵之神髓,虽一树一木,无不与古人血脉贯通(见图3~图7)。卷后又有康熙年间卜居虞山的十位名士之吟咏诗跋,各名家的缠绵徘徊的赠别诗,和他们飘逸潇洒的书法,与王翚清雅隽秀之画作交相辉映,浑然天成,可谓是诗书画完美的结合。
《晴峦晓别图》是王翚赠于好友陈骝的一卷山水作品,是为陈骝送行之作。据《王石谷年谱》(赵平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P48)记载,此作应作于丙辰康熙十五年(1676年),王翚时年45岁。与其交谊深厚的陈骝由虞山回闽,王翚遂作《晴峦晓别图》赠行。当时虞山文坛名流有黄晋良、顾湄、余怀、赵景等十人为其唱和题跋,一时传为佳话。
陈骝,字伯驺,清代诗人,福建长乐人。顺治(1644—1661年)间贡生。性聪颖,幼即工诗,中年纵游燕、齐、吴、越,著作益富。
王翚这位被后人推为“画圣”的著名绘画流派“四王”之首,为闽籍好友陈骝作如此精美画作,当然这位伯驺先生也绝非等闲之辈。从王翚画中落款时间及画后康熙年间十位名人的唱和题跋前后时间来看,从丙辰秋七月十八日,到嘉平(腊月)十日、丁巳上元(元宵节)、花朝(春天三月份,百花的生日),这送行送了将近一年。从图中讲的送达地点来看,有人讲送陈骝返闽,而又有人讲送他去毘陵。从图卷中十位骚客的唱和诗的起伏跌宕,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气氛来看,这些都是因为当年“三藩之乱”形势变化造成的。战火一波三折,让这些文人骚客的心情随着“三藩之乱”的形势坐了“过山车”!几次看到了回闽的希望,但很快又失望了。也正是这种“过山车”心情,让这些文豪们为我们留下了再也无法复制的艺术珍品。
当然,最后看来并没有能成功把伯驺先生送回闽,而是送他移籍到了邻城毘陵(今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