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萧统(501—531)编集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其诞生后不久,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学问“文选学”。隋唐之际的扬州曹宪、李善师生就是创立“文选学”的重要推手。也因此,在古城扬州,分布着不少与“文选学”密切相关的历史遗迹,如:纪念曹宪、李善师生的“曹李巷”,旌忠寺后院的藏经楼与毓贤街阮元家庙的隋文选楼等。清代著名学者李祖望曾言:“注"选"之学,或道其源,或畅其流者,大都皆扬州人士……”在收藏界,有不少与“文选”相关的藏品,就在不久前,笔者也集藏到清代乾隆版的一函十二本《重刻昭明文选李善注》古籍。
萧统所编的《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的129位作者700多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因萧统死后谥号“昭明”,由他编选的文集也就被称为《昭明文选》。“文选学”就是研究《昭明文选》的学问,首创者就是曹宪。其后,扬州公孙罗、魏模、李善等人为其后继者。这其中,又以江都人李善成就最大。笔者查阅相关史料,唐显庆三年(658),李善将修改完善后的六十卷《文选注》上呈高宗李治,高宗阅后大加赞赏,下诏将其藏于秘阁。李善及其他曹氏门生,以《文选》讲授诸生,扬州成为“文选学”的研究与教授中心。
此套刻印精良的清乾隆线装十二册的《重刻昭明文选李善注》古籍,即为高宗时李善的《文选注》版本。从首册的扉页看,有“长洲叶涵峰参订、何义门先生评点,海录轩藏版”的字样。长洲,是苏州的古称与别称。叶涵峰,即为清代著名选学家叶树藩,“海录轩”是其室名;何义门,即是何焯。为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之一。该套《文选》,共十二册六十卷,从目录看,分为赋、诗、骚、表、奏记、符命、箴、铭、哀策、碑文、墓志、行状、祭文等。其中前三十一卷均为“赋”、“诗”。凡例的起撰便刊:“文选之学,盛于唐宋。少陵曰:熟读文选理。放翁曰:文选烂,秀才半。杜陆二家之言可证也。”以唐宋两大著名诗人杜甫与陆游的评言为起点,凸显出《文选》为士人必读之书,亦为“词坛圭臬”。因为唐宋以诗赋取士,故极重《文选》。习者蔚然成风。从该套古籍中昭明太子撰的“文选序”看,选录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沈)思,义归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编排标准为“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大致划分赋、诗、杂文三大类,又分划前述的赋、诗、骚、表等三十八项。
浏览《文选》后,于烟花三月里再行走于仁丰里一带,遥想那些与《文选》相关的人、文和事,眼前熟悉的情景竟有了别样的滋味。
陈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