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
在二十世纪革命战争年代和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曾经有不少美术家投奔解放区。新中国之初,原来投奔解放区的上海美术家大都返回上海,以及解放区的一些美术家亦进入上海,形成了老解放区美术家和上海美术家大联合的新局面。
二十世纪初,已有张聿光、钱病鹤、马星驰、沈泊尘、丁悚、但杜宇等上海漫画家,配合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创作了大量漫画作品。1926年12月,以漫画界元老丁悚为首,团结张光宇、张正宇、王敦庆、黄文农、鲁少飞、叶浅予、季小波、胡旭光等一批青年漫画家,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第一个漫画家团体“漫画会”,则有着鲜明的革命倾向。其中黄文农、叶浅予、鲁少飞穿上军装,参加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组建的国民革命军,投身北代革命。
1930年7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其骨干成员许幸之、于海、张眺、汪丰、胡一川、马达、陈烟桥、陈铁耕、力扬、王艺之、张明曹、顾鸿干,夏朋、张谔、蔡若虹等多半为新兴版画家。其中张眺已是中共党员,后赴中共中央苏维埃政府区域赣东北,出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长,并在《红色赣东北》报上时有发表美术作品。许幸之后来赴苏北加入新四军,参与鲁迅艺术文学院华中分院的建校和教学工作。江丰出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画报》主编、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委委员、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文委委员、陕甘宁边区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席等职。蔡若虹出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主任。胡一川出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木刻研究班主任、鲁艺木刻工作团团长。马达在鲁艺美术系执教。陈铁耕执教于鲁艺美术系,并参加鲁艺木刻工作团工作。张谔在延安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编辑部工作。
“七七”卢沟桥事变,上海漫画家立即成了“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同时创刊《救亡漫画》五日刊。同年8月又组建抗日漫画宣传队,入队的漫画家有叶浅予、张乐平、胡考、特伟、张光宇、黄苗子等,以叶浅予为队长,张乐平为副队长,走遍大半个中国,开展抗日漫画宣传活动。
曾求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的黄镇,出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红军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并且在长征途中现场创作留下了红军长征史上第一部《长片画集》。
上海美专毕业的沈逸千和同学莫朴、黄肇昌、俞创硕等组成抗日国难宣传团和战地写生队,深入各抗日战区写生宣传抗日,同时在延安举办《战地写生画展》,还到山西八路军总指挥部为朱德总司今、贺龙将军作写生肖像画。其中莫朴后来到苏中参加新四军,与已在新四军的版画家吕蒙、程亚君共同创作反映抗日根据地斗争生活的木刻连环画《铁佛寺》。随后莫朴又赴陕北延安鲁艺执教。
还有毕业于上海美专的陈叔亮、沈之瑜,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的黎鲁(已是中共党员),以及上海画家黎冰鸿等,或相继去延安,或相继赴苏浙皖抗日根据地加入新四军。
上述投奔解放区的上海美术家,在上海解放时,又大都随军进入上海,后来大都担任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导工作。上海解放后,当务之急需要从组织体制上解决进入上海的老解放区美术家和上海美术家之间的大团结大联合。陈毅市长首先委托主管接管文艺工作的夏衍召开上海美术界代表人物座谈会,询问调查上海美术界情况,听取美术界的意见和要求。接着在1949年8月28日成立“上海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后即改名“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选举产生主席:米谷,副主席:沈同衡、张乐平,常务委员:陈烟桥、杨可扬、陈叔亮、沈柔坚、沈之瑜、张文元、陈秋草、赵延年。工作机构设有:组织部、创作研究部、编辑出版部、展览部、福利部、辅导部。拥有会员293人,分为:漫画组、木刻组、油画组、雕塑组、国画组、连环画组、美术教育组、工商美术组。会址设于巨鹿路675号。为日后上海成立“华东美术家协会”及1955年2月改组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作了最早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作者系美术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