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趣事 >> 点石斋画报与高祖沈拱之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趣事 >> 点石斋画报与高祖沈拱之

点石斋画报与高祖沈拱之

作者:佚名      收藏趣事编辑:admin     
《点石斋画报》所刊《赏恤将士》 《点石斋画报》所刊《赏恤将士》 沈拱之题写的《点石斋画报》扉页 沈拱之题写的《点石斋画报》扉页 沈拱之53岁时的肖像照片 沈拱之53岁时的肖像照片

  沈宽 

  沈拱之等人于晚清光绪年间创办的《点石斋画报》,作为早期中西合璧海派报业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其在新闻通信、文化传播以及图籍出版、艺术交流等舞台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今年恰逢《点石斋画报》创办130周年,《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特刊发沈拱之玄孙的纪念文章。

  上海开埠以后,五方杂处、海纳百川的都市文化受西学东渐思潮之影响,正处于华洋交错、若即若离的变革进程中,而诞生于晚清光绪年间的《点石斋画报》,作为早期中西合璧海派报业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其在新闻通信、文化传播以及图籍出版、艺术交流等舞台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画报》在形式与内容上,均代表当时我国新闻出版界最高水平,对于理解晚清期间新闻报刊变革与演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珍贵资料。而在其炫异争奇、窈窈冥冥的浓墨重彩中,“吴(友如)、美(查)、沈(拱之)”等三位的付出,亦颇有回味可圈点,爰略呈管窥之浅识。

  中西合璧创独家

  一百三十年前,公元1884年(光绪十年,农历甲申),高祖父沈拱之为《点石斋画报》创刊号签署扉页篆题,并且以一手北碑书体在其扉页的反面补述出版说明,云:“本斋所出画报,自甲申年四月起,每月印售数次,第一号则为甲一,第二号则为甲二,其余按号而下。故书缝中之数目则亦鱼贯蝉联,将来积有成数,可以装成一本,之后再将缝中数目另起。其幅式之大小统归一律,以便合订成书,毫无参差不齐之病。赏鉴家以为然否?”此为当时沪上面目全新的时事性画报出版规划之所在,独具创意先行之见地。

  《画报》是以天干、地支、八音、六艺、四教、周易等作为编号排序的。如第一号则为“甲一”,第二号则为“甲二”,其余则按号依次而下。与其他经典籍著一样,当时由申报馆申昌书画室发兑付印的重要新作,往往经高祖拱之老人亲手法书签署,譬如1872年4月30日创刊的《申报》刊头之名,继如1879年(光绪五年)出版的《鸿雪因缘图记一集上》扉页之篆题,再如1886年出版的《尔雅音图》扉页之篆书,等等。

  点石斋印书局为我国最早使用石印的出版机构,在创办及经营《申报》获利后,英商美查聘中国人邱子昂为石印技师,于1876年在沪创办。用轮转石印机印刷《圣谕详解》等书,印刷厂设在原泥城桥堍,发行所设在今河南路之抛球场。其开局告白云:“本分局专办一切石印经史子集,以及中外舆图、西文书籍、名人碑帖、画谱、楹联、册页,花色齐全,价目克己。绅商赐顾,请认清抛球场南首三层红墙洋房可也。此布。”其特色在于以照相缩印技术翻印木刻古籍,如缩印殿版《康熙字典》,获利甚巨。还刊印《佩文韵府》、《渊鉴类函》、中英文合璧《四书》等经典巨著。点石斋先后与图书集成铅印局、申昌书局、开明书店等,合并为集成图书公司,成为当时上海乃至全国铅石印制兼备的最大出版印刷机构,在我国近代出版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点石斋画报》创刊于1884年5月8日(光绪十年四月十四),由申报馆所属点石斋印书局印制,因此而得名,为我国最早的时事性画报,聘请著名风俗画家吴友如任主编。《画报》封面采用彩色纯纸,内芯则选用连史纸石印精制而成,每十日出版一期,每期八页。随《申报》附送,也有零售,每册五分。报上的内容选择有可惊可喜且极具新闻价值之事件精心绘制,并附文字说明,上面绘画、下面文字,图文并茂。遇到突发重大事件,还会专门增出特刊,如《朝鲜乱略》、《缅乱述略》,等等。《画报》定位鲜明,即针对普通民众及妇孺之流,一经面世,就受到大众读者的广泛喜好,曾多次根据市场需求增刊加印。其创办初期发行量约为三四千,至1890年,增加至七千册左右。画报馆还在上海以外的如苏州、杭州、汉口、重庆、北京等二十多个城市设立点石斋分局,负责画报的推广发行、新闻采集与图幅征稿等事宜。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点石斋画报》终于停刊。由始至终,共出版四十四卷、五二八期(号),发表绘画作品四千余幅。详见陈平原《从独特编订法看点石斋画报终刊时间》(1999年12月22日《中华读书报》),参见《鲁迅全集·上海文艺一瞥·注释》。但目前学术界还存有另外三种不同说法,一如“终刊于1894年”说,见陈旭麓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二为“终刊于1896年”说,见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而第三种为“兼收并蓄”说,如贾树枚主编的《上海新闻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0年版)则并存此二说,均恐有误。历时十五年的《点石斋画报》成为我国近代新闻出版史上,创办时期最早、艺术水准最高、画面内容最丰、发行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的石印时事性画报。

  并茂图文载史册

  在《点石斋画报》创刊号上,发表《力攻北宁》画幅,并加以说明:“北宁之役,中法迭有胜负,其城之收复与否虽无确耗,而战绩犹可纪,即战阵亦可图也。此次法兵三路并进,窃恐深山穷谷中遇伏惊溃,故布长围以相困。比会合,奋勇齐驱。”作为新闻性的画报,其翔实生动地描绘战事,接连不断刊发爱国抗战的报道,如《轻入重地》、《法犯马江》、《基隆再捷》等图画,无不激起广大国民的爱国热情。据记载:当时“一时烟焰蔽空,惊霆不测,地轴震荡,百川乱流,而华军已于前一日退守险要。狐喜疑,而兔更狡,总如善弈者之争,先一着耳”。《画报》缘起于中法战事,并且对台军大捷、法人残暴、甬江之战等战况,皆及时绘有相关图景。不少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民族意识,如《基隆胜利》、《会审公堂》、《大闹洋场》等。

  除刊登重大的时事新闻以外,《点石斋画报》上刊发最多、也最受阅读者欢迎的则为反映市井生活的百姓话题,画家以雅俗共赏的笔法,及时报道民生疾苦、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等真实片段,如《帝城胜景》、《盂兰志盛》、《妙峰香市》、《九华进香》、《京师求雨》、《采茶入贡》等;尤其如《斗睡奇谈》、《蛇破小匪》、《小孩捕贼》等话题,更是从网罗奇闻轶事为着眼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猎奇心理;再有如《卖野人头》、《道殊无道》、《丰隆击恶》等画幅,采用劝惩教化、因果报应等渲染手法,以迎合普通市民的口味情趣。

  此外,《点石斋画报》还绘有来自海外各国的新鲜事物和域外风情,如《气球升空》、《船飞上天》、《摩天大楼》、《观光火车》等,对当时的科技新发现,如电灯、电话、自行车、火车、飞船等器物,均有具体而精彩的描绘。在情景构图中,如人物服饰、器具陈设、亭台楼阁、花草池塘、乡村梵寺等,以及往昔的古风旧俗,如青鸟衔书、搜神小纪、御明堂、天庆节等,无不应有尽有、各尽其美。画师们成功地将西洋的透视技巧融入中国画的水墨线条之中,但更多图面则是根据新闻报道,且参以作者想像力而画成。其画面与事实之间难免存在一定的差距。自《画报》问世以后,如《神州画报》、《图画时报》、《天民画报》、《舆论时事报图画》、《民呼日报图画》等各类画报,争先恐后,日渐增多。然而,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没有一家能与点石斋抗衡或媲美。

  作为西学东渐大潮中的标志性事件,《点石斋画报》的创办,开启图文并茂而又特色鲜明的新体式,其“新闻”与“美术”的完美结合,追求逼真,讲究艺术,保留晚清社会的生活百相,也包含着独特的美感情趣,既是传播新知的途径,又成为体现平民乐趣的载体。并且,让人们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美术的嬗变,为民众提供一种熟悉又容易接受的文化视野,对当时的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为后人留下大量描绘晚清社会生动、形象、精美的图卷。1908年,申报馆曾专门将此重印为百册,售价二十元;1910年,再次重印成八十八册,售价四十四元。此后(包括近年来),多家出版机构都屡次重印过各种新版本,但是,不少新出的版本均有或多或少的缺失,有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笔墨交融之署笔

  从现存《点石斋画报》创刊号上“扉页题字”、“出版说明”与“创刊序言”等墨迹来看,其文气、笔势并无二致。据郑逸梅《艺林散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054条)介绍称:“沈拱之(1845-1900年),名锦垣,号问潮馆主,吴人,工书法,当时《点石斋画报》之封面(扉页),即拱之手笔也。”其反面的出版说明,同样“也是出于沈拱之手笔”(见《书报话旧》)。而署名尊闻阁主人(美查)的创刊序言,显然也由高祖父拱之沈锦垣捉刀而一气呵成。此为职业伦理使然,术业有其专攻,事业有所分工;心心相印,今古亦如。

  祖父晚年曾专此语我而告知,先祖拱之老人精研小学与六书、八法,书法专攻北碑以及篆隶,又擅长治印,宗法秦汉兼取皖派,在金石、竹木、犀角、象牙等材质上奏刀,无所不能。同治年初,他凭借此特长抵沪闯荡。当时同邑友人吴大澂(清代学者、书画金石家,同治七年进士,官至湖南巡抚),书名很盛,求者甚夥而不暇应付,时或由他老人家代笔。后与诸吴门同乡合资从事书刊业,及遇外商不谋而合,不仅变弃苏州老家财产,参与点石斋的筹办、经营和管理,以及书报刊的筹划、编纂与整理,还躬亲翰墨之劳。如当时由申报馆申昌书画室发兑付印的许多经典书籍,往往都会经过他老人家的精心操劳纂辑及亲笔书写题署。于此,问潮馆主人又假手于尊闻阁主人,而“美查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见《书报话旧》),且名利双蒸;拱之老人则历经拼搏,犹穷年兀兀,最终他原先的投资份额竟悉数荡然。在《点石斋画报》停刊后两年,即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初冬,卒以操劳过度遽尔奄忽,年仅五十有六。可不悲乎?幸而如今各家藏书中,仍能经常在诸多典籍的扉页上见到高祖父之墨迹,这也成为甄别点石斋石印书品的主要标志之一。■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