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名慧
花花绿绿的小人书曾经是很多70后、80后的启蒙读物,它们不比现在许多儿童绘本的华丽,却是几代人心中印象最深刻的儿时阅读记忆。直到现在,许多收藏爱好者对于小时候读过的旧版小人书依旧情有独钟。80后小伙刘锦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小时候买过的小人书他一本没丢,全都好好地珍藏着:“收着这些书,不是好玩儿戏,也不为升值赚钱,就是因为喜欢。”
孩子王靠书吸引小伙伴
刘锦是株洲人,现在已在长沙成家立业。聊起和小人书的渊源,他说:“我喜欢看书、收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家庭的家庭背景,外公、外婆都是初中语文老师,姨妈也是语文老师,所以家里书很多,不止是小人书,各种类型都有,我对看书的兴趣就是小时候在外婆家培养出来的。”
《杨家将》、《说岳全传》、《雪夜上梁山》等,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神话、武侠故事,刘锦都很喜欢看。父母忙于工作的时间里,他最常干的事儿就是自己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书看。“那时候农村还会用煤油灯,有时候一本书白天没看完,晚上就算借着煤油灯的光亮也要看完才能安心,过瘾。”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字典或是询问家里的大人,借着对小人书上的图像和模棱两可的文字的理解,刘锦慢慢地由囫囵吞枣到细嚼慢咽地读完一个又一个故事。
“小时候我能当孩子王,靠的可就是这些书和故事,同龄的玩伴都喜欢听我讲故事,找我借书看。”不过,孩子王也有“失手”的时候,一次因为贪吃零食而被小伙伴“骗”去好几本书的经历就让刘锦后悔到现在:“好像还挨了家里大人打,现在想起来也有点好笑,自己怎么那么傻?不过,慢慢地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不再借书出去,哪怕是被笑‘抠门鬼’也不借。”
“天价”玩具敌不过一本书
从攸县到长沙求学,然后留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刘锦在一次一次的搬家过程中,最宝贝的就是这些书,打包、做书签,他还学着刻了一些印章给每本书留点印记。
“比起许多大名鼎鼎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一本不那么出名的书,叫《第七条猎狗》,讲一个老人和他的猎狗之间关于忠诚的故事。”不过,刘锦说这个印象深刻来自他又一次的“受骗”经历。“以前每次考试考得好,爸妈都会奖励。有一次本来说要奖一把18元的冲锋枪玩具,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18元可是天价,我就铆足了劲复习,最后果然拿了第一。结果,说好的枪泡汤了,他们送了我一本书,就是《第七条猎狗》。”
刘锦说现在他还会去书市淘一淘,但已经很难找到老版的连环画小人书了,而家里那些宝贝入手已经二三十年了,“它们不是我的收藏品,而是童年的回忆和乐趣,绝对舍不得扔,也不会卖,等孩子长大识字了,再传给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