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水
2014年9月5日清晨,山东青岛中苑码头,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中国考古01”船缓缓驶离泊位,前往丹东,开启了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生涯。在历经30多个小时的航行后,平安抵达“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工地。
水下考古船什么样
中国的古代沉船遗址多分布于海况复杂的水域,交通不便,远离深水港区。开展水下调查工作直接面临人员食宿与海陆交通的问题。在没有专用考古船之前,人员只能住宿于岸上,租用渔船来完成海上调查工作,来回奔波,很是辛苦,加上潮汐的变化,队员在早上3点出发、晚上9点回来也是常事。
以“丹东一号”沉船为例,发掘现场距离最近岸边码头有15海里的距离,用渔船转驳上岸至少需要2个多小时,再加上从码头到住宿地耗费的时间,如果住宿于岸上,每天工地往返耗时至少6个小时,每日如此,人怎么能受得了?显然,能就近住宿海上是最理想的,但如何实现多达20人次进行海上住宿?如果改装工程船或租用其他船只,要么增加安全隐患,要么增加项目成本,均非理想选择。所以,考古船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答案:它不仅能提供足够的生活舱位,缓解人员长途跋涉的疲劳,而且可以大幅提升安全与工作效率。想起4个月前,考古人员在此地还需租用渔船颠簸,真是天壤之别。
设计彰显中国特色
中国考古船设计出发点与国外考古船不同,定位于能保障现场水下考古工作,其功能设计充分考虑到我国沿海水下遗址的埋藏环境,尽可能满足水下考古实际工作需要。中国沿海淤泥厚,水质差,遗址多埋于泥沙下,需要通过大量抽沙揭露后,才能实现水下观测与记录。而水下考古发源地——地中海多为沙石底,沉船大多直接暴露于海床面,水质清澈。这样的水域,可以不使用人工潜水,单纯通过操控水下机器人,即能实现水下观测,完成对水下遗址的研究评估。而中国的海况复杂,现阶段工作要借助人工潜水来完工,为确保现场一系列工作,因而最大量地搭载了物探设备与潜水设备,以及诸如起吊、抽沙、充气、减压等配套设备,在考古船上均有设计或预留出空间。此外,随着水下工作量的增加,也要求增添更多的工作人员。为解决这一问题,考古船选择了先进的集成操船系统,将省下的船员名额用于水下队员,现在除船员外,船上可以额外载员20名(用于水下队员)出航30天。就笔者来看,对照国外更接近科学探测性质的考古船,中国考古船似乎是工程船与载人船的有机结合体,但这也正是中国考古船更能满足我国水下考古工作的特色。
考古船首航试水
参与“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是考古船的首航试水,虽然这次主要任务是船及装备的运行和调试,但能够站在这条船上执行任务,都被看作水下考古队员的骄傲。因为其宽敞的会议室、先进的设施等不仅为队员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食宿条件,实验室的启用,也使出水文物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和保管。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考古船经历了不同的天气与海况环境,并在现场抗住了7级至8级风浪的考验,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展示了中国水下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
中国水下考古起步晚,直接引入西方水下考古工作与方法,发展至今,成绩喜人。随着自行设计建造的“中国考古01”船的加入,我国水下考古工作水平将跻身世界前列。众所周知,专业设备技术的更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水下考古更是如此,仅潜水设备技术的进步就飞速推动水下工作能力从20多米到50多米,乃至更深水域,工作时间也越来越长。随着考古船的投入使用,我国水下考古工作也将在正规化、现代化道路上越走越远。相信不远的将来,在水下考古技术领域,会收获更多的成果。
(作者系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