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的紧张清理,23日晚,瑞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在该市码头镇梁公村发现的一座古墓发掘完毕,共清理出青瓷器、铜器等文物14件,另有棺钉3口、腐烂的铜钱1枚。24日,记者从瑞昌市博物馆了解到,经初步考证,这是一座六朝时期的古墓,曾被盗墓贼“光顾”过。
■信息日报记者曹诚平 文/图
发现
挖掘机一铲子下去“惊现”古墓
22日上午,在瑞昌市码头镇梁公村的一处工地上,钩机司机操纵着机器,一铲下去,黄土地面上突然露出一个大洞来,洞口由青砖砌成。当时,钩机司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情况,还是在现场监督施工的工地负责人发现后,立即示意钩机司机停车。他们跑到洞口一看,发现这一铲子下去,竟然挖出一座古墓,当即停止作业,并拨打了110报警。随后,警方通知相关人员赶到现场。
2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古墓离长江的直线距离大约500米。古墓顶部距离地面约2米,整个墓穴由青砖砌成,顶部为拱形,墓穴内积有泥土。距离古墓约20米处,有一棵胸围约1米的古樟,枝繁叶茂。
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原本是村民的菜地,大家耕种了很多年,一直不知道地下有古墓。后来菜地逐渐荒废,如今作为工业用地进行开发时,才发现了这座古墓。当晚,文物部门请来保安人员,在现场彻夜守护古墓。
发掘
古墓曾被盗墓贼“光顾”
23日上午,考古人员开始对古墓进行发掘。由于墓室内大部分空间都积满了淤泥,考古人员从古墓入口处开始,用小铲子一小铲一小铲地清理淤泥,并仔细查看泥土中是否有文物。当清理到古墓入口右角时,文物人员发现两个部分重叠着倒放的瓷盘。将瓷盘清洗干净后,光洁如新,底部赫然印有“CHINA GARDEN”等字样的英文。难道古人也会英语?考古人员笑着说,当然不是,这两个瓷盘应该是盗墓者留下的。而且从瓷盘的清新度来看,盗墓的年代距离现在并不久远。“盗墓者的手法非常专业,很准确地找到了墓室的入口。”考古人员说。由于确定古墓已经被盗,有的人开始有些灰心——古墓内可能已经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
墓主人系六朝时期富人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层层清理,23日15时30分左右,考古人员终于清理到了最底部的一层淤泥。随着小铲子慢慢地刮开泥土,一件件青瓷器、铜器出现在眼前,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尤其是当一个表面仍然红亮的铜镜露出淤泥时,大家更是惊叹不已!
16时30分左右,墓室内的淤泥已被清理完毕,所有宝贝都呈现在眼前。经过清点,此次共发掘出青瓷器、铜器等文物14件。除了大大小小的青瓷罐外,还有青瓷盆,其中一个青瓷盆口径达30厘米左右,考古人员费了好大的劲,才将这个青瓷盆连同里面装满的泥土一起搬起来。古墓里有一个金属焦斗(盛行于汉及魏晋时代, 是古代军中用具,又名“刁斗”、“金柝”,其用途是白天用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底部有三足。),而在墓室底部,还残存着一小块棺木的痕迹,但是木头已经全部腐烂碳化,与淤泥混合在一起。此外,考古人员在墓室里又发现三口棺钉和一枚铜钱,但铜钱已腐烂,与淤泥混在一起,无法单独取出。
经测量,墓室长约5.2米,宽约1.6米,高约1.5米,整个墓室均由青砖砌成,墓室底部也铺有青砖。经初步考证,此墓的主人为六朝时期富裕人家,但是具体年份以及墓主的身份,还需进一步考证。
背景
码头镇近年多次发现古墓
据了解,码头镇位于长江之滨,在历史上,是吴头楚尾交接地。近年来,码头镇曾多次发现古墓:2000年12月,在该镇朱湖村,同样是在长江之滨,曾发现一片六朝时期的古墓群,古墓多达50余座。当时,经过对其中6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出50余件造型精巧、图案美观的青瓷器、铜铁器、古钱币等,皆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这些青瓷器为浙江越窑烧制,从器型看,其特征都是低矮、肩部饰有方格纹带,釉色呈青绿色,具有明显的西晋特征。
据了解,这一时期的墓穴多为宽大型,有的甚至长达十余米。而此次在梁公村发现的古墓,距离2000年在朱湖村发现的古墓群直线距离仅2公里左右。从墓制形式、葬品特征等看来,与2000年朱湖村发现的古墓相似。
据介绍,近年来码头镇不断发现的这些古墓,表明在历史上,码头镇一直就是一个族群兴旺的宜居地带,反映了在这个历史时期,由于长江流域的开发,南方社会经济逐步走向繁荣的情景。
目前,在梁公村发掘的文物都已运回瑞昌市博物馆进行进一步清理,有关考证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