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
“文革”中某些人打着所谓“破旧立新”的旗号,空前地进行所谓“破封、资、修四旧”,对大量的中外文物等文化财宝实行毁灭,真是罄竹难书。在纪念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前身是华东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历史,想起原华东美协和中国美协上海分会收藏的众多艺术品中,有两件西洋美术名作,在“文革”中被毁的情景。
1950年代,原华东美协和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常务副主席兼党组书记赖少其,是学者型艺术家,他兼长版画、中国画、书法、美术史论和文学,日常工作十分注重学术研究。他认为,要促进和提高美术创作,必须与研究中外美术相结合。而研究中外美术,必须收藏历年相关美术书刊和美术作品实物。所以,专门打报告给领导部门申请经费获批并由国家拨款,同时又得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每年资助4万元人民币。经费相当充裕,于是先后购藏较多历年旧版美术书刊和中外美术作品实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外侨集中居住的淮海路一带旧货商店购藏有多件西洋美术名作。
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有大批白俄贵族(其中不乏收蒇家)逃离祖国,流落上海定居。白俄贵族逃来上海时,随身带来了金银财宝和名画、雕塑等藏品。1950年代,原苏联政府通过驻沪总领事馆向他们发出召唤,希望他们回归祖国,不再追究历史,于是有不少白俄贵族陆续离沪归国。离沪前,将一些不便带回国的家产(包括家具、壁挂饰物、架上绘画、圆雕等艺术藏品)出售给旧货商店。当时的华东美协和后来改组的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就在淮海路一带的旧货商店购得多件西洋美术名作。例如:俄罗斯画家柯瓦列夫斯基作于1881年的油画《俄土战争》,幅面绝4平方公尺,以写实绘画语言描绘俄军攻入土耳其后,于黄昏休息的情景。这幅油画在《俄罗斯美术史》上有记载,当时苏联美术研究院的学者们一直在寻找这幅油画。一次,苏联美术家代表团来沪访问上海美协,得悉这幅油画藏于上海美协,他们非常高兴,立即通过苏联驻沪总领馆通报有关方面。这幅迄今已有133年历史的俄罗斯珍贵油画,依然完好地由上海美协珍藏着。
另一当时购藏的西洋油画《盲女弹琴》,幅面约3平方公尺,以朦胧的油画笔法,描绘一位青年盲女,带着忧伤的情感在弹钢琴。一见画面情境,仿佛在听到悠扬琴曲的同时,油然产生对盲女身世的同情。据留学法国的我国第一代西洋画家、原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长颜文樑对该油画背面一块铜牌上的文字考证,该画属于出现在1874年的法国印象派油画,曾入法国沙龙美展的展出,迄今有200余年历史。该油画当时藏于延安西路238号上海美协收藏美术旧版书刊的书库里,于“文革”中被当时的上海美术学校(校址在天津路)由一名叫“张永和”的学生为领队的红卫兵造反队,破门闯入美协书库,用刀划毁。
还有购藏的是19世纪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卡诺瓦(1757-1822)的晚年圆雕杰作《三个极乐少女》,体积如真人大小。该圆雕原作藏藏于意大利佩罗贾的皮耶罗·瓦努奇美术学院美术馆。另有三件复制品,其一蒇于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俞艾尔伯特博物馆,其二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即冬宫),其三便是由一名白俄贵族收藏家,委托冬宫请雕塑家以白玉石复制雕刻而成作为收藏品。该白俄贵族收藏家逃来上海时,乘俄国十月革命时局之乱,设法通过海运托运到上海。1950年代,该白俄贵族收藏家响应苏联政府召唤离沪反回祖国时,将白玉石圆雕《三个极乐少女》出售给旧货商店,而由当时华东美协购得。该白玉石圆雕原放置于淮海中路1162号四楼,华东美协办公处的大客厅的阳台一角。后华东美协改组为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不久,于1956年,由美协将南京西路456号原康乐酒家建筑物改建成上海美术展览馆(上海美术馆前身),随之,将圆雕《三个极乐少女》移置上海美术展览馆的后花园树木花草丛中,那圆雕中三位纯洁裸体少女,充满青春活力的柔美体形,彼此依偎着,亲密地倾诉少女的理想和情感,而使花园增添浓郁的诗情画意。然而,如此珍贵的雕塑艺术品,却在“文革”中,被一名充当“文革”积极分子的美术展览馆工作人员,在南京西路上呼引进一批充当“红卫兵”的学生,在花园里用铁锤砸碎,彻底毁来。■
(作者系美术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