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有十几万枚古钱币,其中有中国最大、最全的秦半两钱,有乾隆、顺治母钱;喜欢传统家具,自己动手做雕工,青县流河的卜繁龙从骨子里觉得--
在青县流河镇,卜繁龙经营着一家古典红木家具厂,常年浸染在古典家具的氛围里,他对各种名贵木材了然于胸,对古典家具更是情有独衷。而他的收藏更是丰富,他自己引以为豪的就是古钱币和木器。
一枚古钱一毛钱,为了收藏他戒了烟
对于钱币的热爱始于1981年。那时,卜繁龙在内蒙古自治区当兵,业余时间,响应部队丰富战士业余文化的号召,他喜欢上了收藏。当时,他一个月只有七块钱的津贴费,除去买生活用品,他都用在了收藏上。“当时古钱一毛钱一枚,我为了省钱,把烟都戒了。”那时,卜繁龙抽烟很勤,一天一包,最奢侈的大青山香烟,两块钱一包,而为了省下钱来买钱币,他狠心戒了烟。
部队驻地在一个叫大红城的地方,附近就有著名的唐朝遗址,驻地附近许多人家里都有古钱币。周末,卜繁龙就和战友一起骑着三轮摩托车,走乡串户去购买。一次,他和战友收购钱币回来,在沙漠中摩托车没油了,两个人推着摩托车走了好几十里路。虽然累得说不出话来,但看到一大袋子的钱币,两个人又都偷着乐。
当年,部队一两年就会给战士们发一双大头鞋,那时大头鞋是时尚品。当兵十几年,卜繁龙只穿过一双大头鞋,其余的都拿去换了钱币。“当年《解放军报》整版报道我的收藏事迹,部队首长给我题字‘塞外奇葩,燕赵独秀’,这给我的收藏很大的鼓舞,促使我长久地坚持了下来。”
日积月累,卜繁龙收藏钱币十几万枚,有中国最早的钱币,有中国现存最大的秦半两钱,他收藏的秦朝的钱币品种最全。他有乾隆、顺治、宣统的母钱,宋元明清的钱币更是不计其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专家曾经给他题字:中国钱币第一人。
最大的秦半两钱
在卜繁龙的收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现存最大的秦半两钱。当年这枚钱币是从一个放羊的老人手里买来的。一看到钱币他就喜欢上了,他塞给老人50元钱,可老人认为50元钱是假的,只要5元钱,最终,卜繁龙给了老人10元钱买下了那枚钱币。“那时50块钱的人民币刚刚流通,老人应该不知道,死活不敢要。”说起当年收藏中的小故事,卜繁龙至今还记忆犹新。
这之后他又收藏了大大小小无数的秦半两钱,还有秦朝的“纪念币”。“这种纪念币上有太阳和月亮,像秦半两钱一样,外圆内方,代表秦朝权力的集中。这种钱币是为纪念王后等过生日啊之类的发行的,故意流传到民间,显示王要的恩泽。”卜繁龙说,这种钱币很有研究意义。
八思巴文大元通宝
在众多的钱币中,有一枚钱币曾经让卜繁龙大伤脑筋,因为他一开始不知道钱币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为此,他特意跑去北京博物馆查找资料,请教专家。
那是一枚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典型的生坑老钱。北京的专家给他鉴定后当即表示想收藏,让他开个价,但爱不释手的卜繁龙还是拒绝了。
卜繁龙介绍,元代是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政权,他们使用汉族铸币工匠铸行了八思巴文、汉文的各种钱币。但是,都是象征性的。实际上,它们大量的使用唐宋钱币。因此,元代钱币非常珍贵。
说起这枚钱币的来历,卜繁龙笑称自己做好事得来的。“那时部队组织学雷锋小分队,帮驻地附近的群众干活。我经常帮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太太干活,老太太家里有好多钱币,一股脑都卖给了我。”
一枚顺治通宝母钱
2012年春节央视二套《一槌定音》播出一枚清代光绪通宝铜雕母钱以17.5万元人民币卖出,由此可见雕母钱是何等的珍贵。
母钱是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所制作的标准样板钱。母钱可分为钱样、雕母钱和铸母钱。 钱样是根据钱币的设计,用锡、象牙或红木等材料精心雕制的钱币实物样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审定。从严格意义上讲,钱样还不能算作钱币,因为它只作为送审报批的实物图样,不能流通。钱样是给皇帝审定用,一类钱币的钱样理论上应该只有一枚,所以数量极为稀少,一般在交易市场上几乎见不到。 雕母是按照朝廷规定的那种规范性钱的形式,把它雕刻出来,面、背要求很严格,而且请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或者是皇帝本人来写钱文,把它刻成钱模子。雕母做出来以后,经过审定批准以后,就开始翻铸了。翻铸还不能大量地翻铸,翻多了,就变形了,所以翻出来的钱也是有一定限量的。第一次翻出来的钱叫铸母,我们一般讲的母钱就是铸母。铸母在钱币正式流通后也会销毁,所以母钱也是很少流传下来的,但古时钱币管理没有那么严格,也有少量流传于世。而卜繁龙的手中,就有乾隆、顺治、咸丰和光绪母钱,这在钱币收藏界也是数一数二的。
“我最喜欢顺治通宝母钱,顺治皇帝的字遒劲有力,每一笔都像刀刻出来的。”
满屋子的黄花梨老家具
退伍后做红木生意,卜繁龙又痴迷上了老家具收藏,特别喜欢黄花梨。这些年,他走南闯北搜集了不少老家具,在他的办公室里,老家具随处可见。“那套笔筒,大小3个,清中期的黄花梨笔筒,北京的战友给提供的线索,我从北京买回来的。现在大概得值几十万元。”卜繁龙的桌子上放着两套笔筒,一套是清中期的,还有一套是现代的,90年代初期他请工匠手工雕刻的。“虽然是现代的东西,但价值也不菲。”
一屋子的老家具中,有清朝的礼盒,明末的椅子,象牙杆的戥子,几百年的麻将桌和供桌。卜繁龙说,每一件老家具都透着文化气息,都有历史的味道,他喜欢这样的味道。
自己参与制作的18罗汉和宫廷椅
受爷爷的影响,卜繁龙自小就喜欢收藏,还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小时候对方的邻居是一位木工师傅,他就经常跑去看师傅干活,大点了他就帮师傅干活,一来二去就学了不少木工手艺。做起红木家具生意后,他一直推崇手工手艺,讲究一人一木一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家具没有生命力,缺乏个性,更少了手工师傅的技艺在里头,所以我的红木家具一直讲究手工雕刻、打磨,讲究一人一木一器,就是一个师傅做一件东西,要从始至终负责,要把自己的特色做到家具里。这样做家具虽然费工费时,但保证了每一件家具的艺术性。”90年代初期,卜繁龙跑去越南的深山老林里一呆就是两个月,考察越南黄花梨的品质、产地,以及与海南黄花梨的不同等。回来后,他亲自挑选上好的黄花梨,自己参与制作了18罗汉和宫廷椅。
“18罗汉都是我从电脑上下载的图片,从南方高薪请来的雕刻大师,用了一年的功夫才完成的。”而这些栩栩如生的罗汉,也保住着他的汗水。“还有这把宫廷椅,真正的越南黄花梨,纯手工雕刻,都是我自己做的,20多年了,都舍不得坐,每天看着他心里就高兴!”那把古色古香的宫廷椅,让卜繁龙爱不释手。(肖靖、李颖、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