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罗孝宗)为配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2009年《惠州日报》开设“寻找惠州记忆”专栏,加大了对本土新发现文物题材的报道力度。
在当年9月至11月之间,记者先后采访了惠阳区的多处新发现文物点。比如淡水老街的珍合酒家、永湖镇的跃鲤桥、三和象岭村的光厚楼、秋长街道挺秀书院等等。
这些文物遗迹要么隐在老街僻巷,要么偏居山野之中,之前鲜为人知。对其具体位置和历史变迁,记者也是所知甚少,完成这些报道,多亏有叶伟生老人相助。
叶伟生是惠阳秋长人,当时已有70多岁。老人并不是搞文物工作的,但对于本土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却情有独钟。退休后,他一个人回到秋长老家,买个傻瓜相机走村串巷,自发地搞文物调查。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后,他又主动请缨,成为一名编外普查员。
得知记者想报道一些新发现的文物,叶伟生老人不顾年高不怕辛苦,热情地当起向导和顾问。他不但亲自带记者翻山越岭找到文物现场,介绍他所知道的文物情况,还多方找人打听,了解文物的背后故事。
老人说,本土文物都是客家先祖留下的印记。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发掘、整理和保存这些信息出点力,让子孙后代能了解先祖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