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趣事 >> 婺州窑和龙泉窑的发展与渊源关系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趣事 >> 婺州窑和龙泉窑的发展与渊源关系

婺州窑和龙泉窑的发展与渊源关系

作者:佚名      收藏趣事编辑:admin     
婺州窑和龙泉窑的发展与渊源关系 婺州窑和龙泉窑的发展与渊源关系

  陈新华

  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浙江是瓷器的发源地。在这片1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有中国陶瓷文化最璀璨夺目的成就,它的产生与发展,鼎盛与衰落,如今继承与恢复,从而又走向辉煌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陶瓷史的经典所在。翻开这部陶瓷史,纵观之,无论是秦汉的恢弘雄壮、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严谨隽永,还是元代的豪放、明代的优雅、清代的精巧,历经数千年,江山代有名瓷出,名将风骚数百年,光耀千古,名垂竹帛。这中间,著名的婺州窑和龙泉窑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因此,我们现在对龙泉窑与婺州窑的发展及其渊源关系做一探讨,对恢复、继承并发扬光大婺州窑的传统工艺与风格是十分有意义的。

  婺州窑位于今浙中西部的金华地区,包括金华、衢州各市县。据文献记载,金华地区建置较早,春秋战国时属越地,秦汉时归会稽郡,三国时为东阳郡,至唐初改郡为州称婺州。唐代各地窑场常以州名命名,故将婺州境内的窑场称为“婺窑”或“婺州窑”。婺州窑是历史名窑。按唐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排名次:“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缶州次……”婺州窑名列全国第三。但在唐以前的瓷业中,它仅次于越窑(注:摘自《中国陶瓷》,冯先铭著)。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区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主管部门对各地的婺州窑遗址进行反复调查,共发现古窑遗址600余处,时代自汉至明,其窑址数量之多、生产年代之长,在我国的瓷窑中是罕见的。

  龙泉窑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龙泉县,临近庆元、云和、丽水、武义、江山等县以及福建的浦城、松溪两县。根据历次调查发掘所得资料,知龙泉窑创烧于北宋,南宋极盛时期,元代有较大发展,明代中期以后走向衰落。

  北宋晚期,龙泉窑烧制成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青碧釉和流畅的刻划花,南宋龙泉窑兼具玉缎般的粉青,梅子青厚釉和造型端庄、制作精美、胎薄如纸、黑胎开片的瓷器。作为有逾千年历史,且把青瓷烧制推向顶峰的龙泉窑与婺州窑有着非常独特的渊源关系。

  在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著作中写道:龙泉窑“早期产品在器形、装饰及釉色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有类似之处,可以看出龙泉窑与上述瓷窑有渊源关系,反映了浙江地区青瓷的时代风格与地区特色。”注①

  据朱伯谦先生著《龙泉窑青瓷》一书中写道:“三国至南朝的龙泉窑瓷器中,釉为淡青色或者青黄色,釉色透明度差,呈半木光。胎釉之间有一层白色结晶,所以开片处和胎釉结合不紧密处呈奶白色。这种现象与同期的婺州窑青瓷相同。”注②

  在该书中,朱伯谦先生又写道,龙泉窑“北宋中晚期刻花瓷器,是在早期淡青釉瓷器上逐渐演进而来,执壶、盘口瓶、多管瓶等产品都是在前期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同时在制瓷工艺上又受到越窑、婺州窑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胎色上和一部分刻花装饰与越窑、婺州窑相似……由此证明龙泉窑曾经广泛地吸收各地青瓷名窑的制瓷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注③

  另见裴光辉先生著《龙泉瓷》一书,他说:“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可分这样几期:一、仿越窑创烧期(南朝晚期至五代);二、仿瓯窑期(北宋时代);三、仿婺州窑期(北宋中晚期);四、成熟期(自成风格期,南宋前期);五、鼎盛期(南宋后期);六、继续期(元);七、衰落期(明至清末)。”“第三期,仿婺期(北宋中晚期),这时期前一时期的淡青釉仿瓯瓷不见了,此期青瓷胎质和釉色与开创时期的青瓷相近,但其型制、装饰和装烧工艺与越窑风格差距较大,与婺州窑产品十分接近(尤其是盘、碗等)。说明此期产品既没有承袭第二期瓯窑的传统,也不是开创期仿越窑的延续,另有渊源——主要是受邻近的婺州窑产品影响,例如此期有一种刻团花外划篦纹的碗,从器形到纹饰与婺州窑如出一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龙泉窑与婺州窑的渊源关系非常密切,工艺技术直接传播,加上龙泉窑自身根据当地的胎、釉、配制和烧成工艺的突破,南宋以后烧制出了震惊世界的梅子青、粉青釉、烧造哥窑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龙泉窑清末衰落以后到当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周总理一定要恢复五大名窑的指示下,1965年,该地区成立了“龙泉青瓷”仿古小组,继承和发扬龙泉窑青瓷的传统工艺,出现了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先生为代表的一批龙泉青瓷专家,在钟灵毓秀的龙泉,青瓷艺术文脉勃然延续着,为龙泉窑青瓷谱写了新的篇章。2009年,“龙泉青瓷烧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婺州窑自明清衰落以后,到1973年轻工业部下达金华古方陶厂恢复彩陶的工艺项目,并拨专款扶持,才启动伊始,1973年5月金华成立了赴龙泉瓷厂学习陶瓷工艺小组,小组由6人组成,在龙泉瓷厂拜著名青瓷艺人李怀德、徐朝兴等先生为师,笔者有幸是其中一员。从此,龙泉窑与婺州窑千年不解之缘中断后又开始了新的历史衔接,其渊源关系则转为“师徒”关系。在以后的40多年里,我们在陶瓷工艺技术制作、创新设计等方面一直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龙泉青瓷大家徐朝兴先生,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珍宝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被誉为当今青瓷泰斗,而婺州窑的恢复,新作的不断问世,及至金华各界对婺州窑恢复的日益重视等,都得到了徐朝兴先生等龙泉青瓷大师的支持,并深受影响。

  为了弘扬婺州窑陶瓷文化,如今我们研讨龙泉窑与婺州窑的渊源关系,我想,在40年前金华小伙陈新华到龙泉拜师学艺时,谁都不会想到如今徐朝兴大师是龙泉青瓷的领军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本人也是金华婺州窑传统技艺领军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我觉得这既是上苍的安排,也是历史的巧合,更是改革开放的成果。1998年,龙泉上垟瓷厂由于经济效益差,企业破产,人员分流,龙泉青瓷产品市场低迷。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徐朝兴大师首吃螃蟹,带头下海创办龙泉朝兴青瓷苑,重振龙泉青瓷昔日之辉煌。2004年,由笔者本人主持成立了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研究所集优秀陶瓷工艺人才和收藏爱好者,致力于发掘、整理、继承、创新婺州窑产品文化。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也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2014年《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本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和评比,屡获金奖,并得到专家及业内人士一致好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先生评价道:“陈新华大师的当代婺州窑作品釉色纯真、品格高雅、章法有度、古风朴面,既体现了造型稳健柔润雅致风格,又彰显了其阳刚雄壮气势。”联合国教科文陶艺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淞贤评价:“多年来倾心于中国历史名窑婺州窑文化的研究与领悟,并充分吸收博大精深的古代陶瓷艺术的素养,其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给中国当代陶瓷美术界带来了一股既秉承传统又张扬个性的清新艺术之风。”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龙泉窑与婺州窑在历史的风雨中穿越,以其民族文化瑰丽一直显示着灿烂与不朽,其间互相影响、促进、共同磨砺,淘沙成金,源远流长。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一渊源关系,不仅在于赞美两窑的民族文化渊源,更在于致力于两窑,特别是比龙泉窑后起的婺州窑的传承与发展,并认真、谦虚地向中国各大名窑的专家大师们学习,在传承发展的道路上更快地进步,我们深信,有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密切关系,有龙泉青瓷一代大师们的鼎力支持,有越来越多的执着追求婺州窑恢复、发展的人们的不懈努力,婺州窑一定能重放异彩,在我国辉煌的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逐浪奔腾!

  注①《中国陶瓷》冯先铭著P411-412

  注②《龙泉窑青瓷》朱伯谦著P9

  注③《龙泉窑青瓷》朱伯谦著P13-14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